第127章本宫帮你
是夜,各处的大牢无端火起,有人叫唤,“大明福宁公主在此,你们还不赶紧灭火,开门让公主离开。”
没有这句话还好,听到这话,本来藏在暗处的人多一刻都不等了,立即让人出面,一定要把人杀了。
同样的场面发生在每一个大牢处。
一场一场的厮杀,血流一地,甚至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直到天明。“有意思,真是有意思得很,我还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这么招人恨。"南京城的空气中都弥漫了血腥味,偏蓄意挑起这件事的正主,于高台之上,尽将这些人的丑陋嘴脸收入眼中,更是感慨一句。
“公主以后会更招人恨。“张居正一身红色官服,跟在朱福宁身后随口答上一句。
朱福宁瞧了一眼,“张大人升官了?升得还有点快。”张居正朝朱福宁作一揖,“托公主的福,让臣得以步步高升。”把官都杀得七七八八的朱福宁,哪怕补上不少缺位,也给人补缺的机会,张居正和胡宗宪在浙江一番改革的同时,也把上头想让他们补进去的人塞了不少但是,二人都非常默契,人品不错,办事也可以的人补上实缺,否则都扣到对方头上,给上头的回复都是对方不依不饶,不松口卡人,所以他们塞不进去。两党相争,有利也有弊,比如甩锅绝对有人背。朱福宁相当了解其中的弯弯道道,但完全不打算参与。只要胡宗宪和张居正把事情办好,用什么算计不重要。“这样的结果,张大人满意吗?“这时候朱福宁冒出一句,张居正袖下手一紧,面上不动声色,“臣不知公主何意?一切不是公主计划?”瞧瞧张居正满脸不解的疑惑,还真是让人不禁怀疑朱福宁此问问得属实过于唐突。
“是吗?"朱福宁皮笑肉不笑的回了一句,负手昂首挺胸的往下走去,“张大人知道我接下来想干什么?”
张居正尾随其后,镇定自若的道:“臣不知。”朱福宁脚下一顿,“张大人,一味装蠢会让人越发不喜。莫不是你当我是蠢人?”
拧眉望向张居正,朱福宁不怒而威。
“臣万万不敢。”张居正垂拱而立,他岂敢。朱福宁往前道:“那你为何要将我的计划送回京都?你是想借我向谁表忠心?亦或者,你以为我做的事父皇不知道?”不难听出朱福宁的不悦,张居正连忙解释道:“臣不知公主与陛下的计划,臣只知道,臣之所为,自当奏与陛下。臣无二心,望公主明鉴。”朱福宁转身走向张居正,绕着张居正打圈,垂拱而立的张居正不敢动。“这么多年,我以为张大人是心存天下的,你和胡宗宪一样,都心系于百姓,哪怕不得不同流合污,你们将百姓放在心上,也一定会支持别人做利于百始的事。
“浙江的改革让我确定你们两个心存天下,按先前桂萼推行的变法改正一些落实,你们办得让我满意。均分农田,按人口分配,很好。可江南的事,张大人为何将信传回北京?”
朱福宁肯定张居正的付出,同时也将自己的不满道出。“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张大人自明白这几句话的意思,你是为了哪一个?“朱福宁步步紧逼,为的正是张居正一个答案。张居正于此是起身,“敢问公主是怎么能让陛下同意您在浙江行事?”朱福宁与张居正对视,张居正不闪不躲道:“因利而动,陛下如此,世人皆如此。臣,只是更缜密。毕竟消息传回又如何,他们来不及。”来不及多妙?
有心而无力,远水救不了近火对吧。
“做人情而不影响我所有的计划,一举两得。"朱福宁似才反应过来。“臣不敢。臣需要陛下对臣的看重。"张居正再退一步,也道破他那点小心思。
朱福宁要的是张居正的坦诚,“那我便不与你计较了。”本以为朱福宁知晓他的作为,或许会在心中生出诸多不悦,毕竞他也确实是相当于在背后捅了朱福宁一刀。哪怕这样的一刀并不会伤害到朱福宁,背叛就是背叛。并非所有人都能容忍这样的背叛。偏他以为朱福宁会不依不饶时,朱福宁突然不与他计较。饶是和朱福宁相处数年,有时候张居正都要承认,他闹不懂朱福宁的想法。“公主,人都已经拿下,如何处置?“朱福宁停下的一会儿,那边拿下的人都纷纷来禀,不知朱福宁要如何处置那些胆大包天,连朱福宁都敢杀的人。“召集百官,共祭太祖。“朱福宁下令。
张居正刚松下的心再一次提起。
“太|祖一生皆以杀贪为目标。多少年过去,怕是他们都认为,天下是他们的天下,大明的皇帝不过是一个摆设,毕竟,这么多的皇帝死得够不明不白的。“朱福宁昂头挺胸朝前走,偏她丢出的话,让人听得心惊胆颤。“你写信回朝的事,我打算让他们知道。张居正,我助你一臂之力。“朱福宁又转过头,指向张居正,朝张居正丢下这句话,笑靥如花,看得张居正在那一刻心不受控制的一滞。
“南京的事办完我该回京了,回京之后我将面对怎么样的口诛笔伐?张居正,你说我能活下来吗?“朱福宁又转过了头,轻轻一笑而问。张居正不由捏紧了手,朱福宁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杀戮必然会引起无数人的反感。
暂时朱福宁只在浙江杀了一场。福建那里,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