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来了,顺便还研究了一下温度和时差能带来的其他效果,想弄一个微电脑那样的控制面饭,控制温度,控制断电时间。只是工程量有些大,工作太忙,一时间也就没去完善。他拿出来的这幅设计是当时的第一版,没有控制面板,比较机械化。但在乔永新看来,已经是前沿设计了。他惊喜的收好手稿,直接将信封给了刘琛,“这个是用我的关系去查出来的报刊,我跟周进是同学,知道他的行文风格,当时我一看就认出是他写的。”信封里面是剪贴下来的科技报刊,只有一篇,而且还是岛省那边的繁体文字。刘琛粗略地看了一眼,心登时开始往下沉。行文风格确实跟周教授一样,乔永新没有骗他。而且这一篇报道当时刘琛是看过其中一个版本的,饭也没吃,他扭头便回了二所。这篇报道的一系列报纸在二所还有留底,说不定能发现更多的蛛丝马迹。刘琛的工作证可查阅的文献范围很广,外文报纸也在其中。果不其然,他在里面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刘工?你在找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