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要做凉茶?”沈语的话音刚落,宋老二就眼冒精光地看着沈语,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凉茶的市场。
而沈语则赞许地点点头,表示认可宋老二的反应。
与此同时,一旁的宋老三却一脸茫然,似乎不太理解为什么要做凉茶这个决定。
沈语心中确实属意于把凉茶这件事交给宋老二,老二常年在镇上给人干活,对于哪里人多、哪里有消费力了如指掌。
现在看他反应这么快,沈语也是确定了自己没有看错人。
她今天粗粗估算了一下成本。一炉子凉茶所需的药草,如果拿到药铺去卖,大概能够卖到两到三文钱。
水是他们自己打的,不算钱,人工也不算钱。
一炉子凉茶最多可以产出二十碗左右。
她决定将凉茶的售价定为两碗一文钱,比茶铺的热茶便宜一文钱,但又比镇口的井水贵一点五文钱。价格定好了,接下来就是要考虑在哪摆摊儿了。
沈语跟宋老二把凉茶的成本和定价一说,两人一合计,凉茶生意最好还是别放在镇口跟那卖井水的大汉抢生意,一个是人家在那摆摊那么久了,也是镇上的本地人,强龙不压地头蛇。二个是镇口的消费主力基本都是各个村里进镇的人,兜里三瓜两枣未必舍得吃。
宋老二倒是想到他之前帮工过的码头是个好去处。
码头人来人往,生意繁忙,做苦力的一天也能挣个二三十文钱,运气好,碰到大船队经过,还能往40文钱去靠靠。
卖力气的人比谁都珍惜自己的身体,长时间在日头下干活,太阳一晒,不喝水就口干舌燥,他们对水的需求极大。
虽说临河,但经常有人在河边排泄生理需求,几个大男人有时还会比谁的最远,谁的最高,故而他们是不会去喝河里的水的,自己嫌弃自己的。
去旁边的茶铺呢,只为解渴的话,其实还是挺亏的,毕竟3文钱一碗茶呢,茶铺自然是想要他们买壶装水,这样赚的多。
可对他们干活的人来说,时间就意味着铜板,哪有时间点上一壶茶在那慢慢的品啊,只有咬咬牙狠下心买一碗茶来吃。
沈语听宋老二说了码头的情况,当下就拍板决定了,干。
沈语把如何烧制凉茶的方子告诉了宋老二。
饭后,两人又趁夜烧了两炉子的凉茶,加上沈语下午烧的两炉凉茶,一共四炉。
宋老大找了家里两个木桶,刷洗干净,刚好够放凉茶的。
上次给家里人买布,刘氏裁剩下了一些布头,沈语挑了两片大小尺寸合适的棉布盖在上面,等凉茶自然降下来温度。
为了让宋老二更好的认识他卖的凉茶是多么的有价值,沈语还特意盛了一碗给他尝尝。
宋老二尝了口凉茶,点点头,抿了抿嘴,嗯,喝完感觉确实凉飕飕的。
至于是否下火?
好像,也是有那么一点下火的功效吧,要不,怎么喝完心里凉凉的呢。
宋老二给自己加了不少心理暗示。
这凉茶,卖二文钱那是真的不贵呀。
既能解渴,又能下火。
码头工人最怕就是生病,病了也要强撑着起来干活,一家人的生计可都维系在这上面了。
宋家其他人看到宋老二喝完的模样,早就忍耐不住了。
宋老大给自己盛了一碗,喝完凉茶感觉抚平了他下地一天的疲惫,他连忙示意弟弟也喝一碗,弟弟在地里没帮他少干活。
刘氏也想尝尝这凉茶什么滋味,可惜沈语不让,沈语感觉凉茶太过于凉性,而孕妇体热,万一出现了什么反应,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就连宋大宝想喝,沈语也只肯让他喝一口,不敢让孩子多喝。
看到家里人都认可了凉茶产品,沈语就让宋老二第二天挑到镇上卖着看看,宋老二直点头。
第二天一早,宋老二吃了两个蒿子肉馅的馍馍,就挑着担子,从家里出发。
路上有那好事的村民,问他卖的是啥,就要揭开棉布,宋老二一句“凉茶,两文钱一碗”成功止住了他,周围早就竖起耳朵的村民们听到是茶,也纷纷打消了好奇心。
茶么,拿树叶自己在家随便一泡不就是了么,哪还需要费那个钱去买。
开头好事的那人讪讪,还不忘挖苦一声:“一点子茶,也值得你费心挑到镇上去。”
宋老二瞪了那人一眼,把那人吓得远远抛开了,他也没有追上去与人理论的念头。
这么多年在外,他早已明白跟喷子做口舌之争无用,关键还是实力见真章,待自己将凉茶卖完之后,别人说啥都有什么干系呢。
他默默的将扁担换了个位置,重新挑起两桶凉茶继续往镇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