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9章 高手(2 / 5)

殿下,还有还有,京都三杰的最后一人。”许攸连忙补充了一句。

“此人姓周名途,又被人称为周秀才,因为他连会试都没考过,所以只是一个秀才。”

曹上点点头,让许攸继续说。

他觉得这京都三杰总不能没有一个好人吧。

那这大魏的文风也未免有些太没实力了。

“殿下,这个周途在词曲方面独具天赋。

他创作的词曲旋律优美,歌词动人。

其中一首《相思泪》‘相思无尽处,泪湿枕边巾。明月照孤影,情牵梦里人。’

不知打动了多少闺中女子的心。

此人的诗词一向以婉约细腻的特性著称。

比如说他的《秋意浓》‘秋风瑟瑟吹,枫叶纷纷坠。

寂寞寒霜降,相思苦难追。’将秋日的寂寥和相思之苦描绘得淋漓尽致。

而且他的诗句经常会有着对一种哲理的思考。

流传比较广的一首被他命名为《人生悟》——

‘人生如逆旅,岁月似飞蓬。得失皆如梦,心宽万事空。’

让人在品读之余,不禁对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攸觉得这应当蒙狗激起大家的信心。

还有他的那首《古意吟》

‘古道西风瘦马行,夕阳西下旧关情。残垣断壁千秋梦,岁月沧桑万古声。’

充满了对历史的追思和感慨,应该也是符合殿下您出使北蛮的意境。”说到这,许攸等了一下曹上的反应。

因为这京都三杰已经是大魏京都数不了一二的高手了。

若是不能让曹上满意,他决定说几个京都外的。

“这个周途倒是诗风不一。

但本殿下感觉还是差了点意思。

难道我大魏京城就没有啥诗词之道的大师级高手不成。”曹上对许攸推荐的人感觉有些失望。

这实力也差的太远了。

他觉得作为京都的著名诗人,最起码得有那一天在郊外和他斗诗的那个高手水准才行吧。

但很可惜,看来大魏的文风确实已经比较扯淡了。

“殿下,攸觉得除了诗词方面,这场诗会还可以考虑一下关于一些策论文章的。

毕竟您是要出使北蛮。

这样也更贴切一些。”许攸尴尬的快要尴尬死了。

大意了,没想到曹上对诗词鉴赏的能力居然这么强。

话说他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哪来的这么牛叉的文学素养?

“策论?”曹上拄着下巴想了想。

举报诗会但同时进行一些策论方面的东西。

听着好像还蛮有新意的!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起到反作用。

毕竟,诗人和经学者很多时候都谈不到一块。

许攸看到曹上流露出思索之色,不禁面色一喜。

连忙道,“有一位叫上官牙的,同样是寒门弟子。

家境贫寒,但刻苦攻读。

他擅长写议论方面的策论类文章,观点独到,逻辑清晰。

他是国子监的一位学子!

今年关于孔祭酒安排的治国方略的讨论中,

他写的一篇文章《论民生为本》,

提出了许多新颖且实用的见解,让不少大儒都为之称赞。

孔祭酒甚至高呼他乃是栋梁之才。

其文中写道‘国之根本,在于民生。

民富则国强,民安则邦兴。

当以农为本,重工商之发展,使百姓衣食无忧,方能长治久安。’

由此可见,其对民生的关注和深刻理解,可见一斑。”

“殿下,这些寒门学子虽出身贫寒,但个个才华横溢,若能邀请他们参加诗会,必能为诗会增添别样的风采。”

许攸又递上一言道。

曹上认真地听着,时而微微点头,时而陷入沉思。

国富论这么早就提出来了?

当然,这可能只是一个雏形而已。

但这个上官牙应该还是蛮有才能的!

不过曹上也没有给许攸一个明确的答复,而是继续问道,“诗会中引进策论,暂且不谈,除了那京都三杰以外,难道就没有什么真正有实力的诗人?词人了?”

曹上觉得诺大的大魏,总不应该还真的就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诗词大家吧!

当然了,如果真的连一个都拿不出来的话,那他曹上也只能充当这个大文豪了。

许攸挠了挠头,接着说道:“殿下,国子监内倒是还有一位能作诗的,此人姓许名愿。

但他的诗词多以古朴典雅见长。

当然偶尔的这个许愿也是会做一些生活类的,男女感情方面的,或是一些大胆的诗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