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毛头小子能担当重任吗?”
其他指挥官纷纷对这种决定产生质疑,让经验匮乏的新兵独自上前,无疑让人放心不下,可能会还没发现敌人踪影就让自己阵营暴露。
原本,王贲并未让王离派出侦查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他选择让王离带领的队伍为先锋,只是期待能让这名年轻的 在实战中学习成长,积攒经验,立下战功。
“如有差池,末将以军法自惩。”
王离神色坚定地道,他不甘于只旁观,希望能直接参与到战斗中,有所建树。
“那么你负责派出一支侦查队吧。”
见王离如此坚定,王贲妥协道,同意了他的请求。
“是,遵命!”
王离恭恭敬敬答道,随后派出一支百人侦察队,其中包括易风的那一部。
这是对他能力的肯定,同时也是给他磨炼的机会。
秦军编制中,五人编为伍,设有伍长一人;十伍编为卒,设什长一人;五十卒编为旅,置屯长一名;两旅合一为百,设有百将,五百卒设五千主一人,一千人则是以五千主为主导者,也称“上千之长”。
于是,王离调度两屯即百人进行前锋探查。
在基层职务上,伍长、什长、屯长和百将并不享受俸禄。
而王离那支新兵中,屯长和百将均是倚重的老士,但伍长和什长都是从新兵队伍内临时挑选任命。
考虑五万人马的需要,若每十伍、二十伍就需求一位资深士官,所需的士官数目就过于庞大。
易风晋升为了什长,而小山和小虎成为伍长,他们都归属在易风同一什部,大部分队员则是来自易风那个村子的村民,仅有两人例外,来自于另一邻村。
他们志愿投身到易风的行列,对易风充满了尊敬。
毕竟,他们见证了易风单枪匹马对抗四头野兽的壮举,知道跟随他意味着安全有保障。
因此,他们在对待易风上满怀敬畏之心。
"小山、小虎,带你们的人跟我一起走。
" 阎峰接到命令后,迅速率领小山、小虎两队士卒跟随他的行动。
他的百将叫赵三是名经验丰富的老将,同样接到指令后,立刻将十队兵力化整为十,分散到各个前方地区去摸底。
同时,阎峰带领自己的一队人,直向北方冲刺而去。
赵三也紧跟在他后面。
赵三当初目睹过阎峰的实力,深知跟着他队伍是最安全的选择,即使碰上敌军,只要有阎风在场,问题都不会太大。
他明白自己的局限性,故此谨慎跟进,并不随意指使。
阎风凭借过人的听力,在行进中实时监控周围的环境,方圆百米内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在他的耳畔泄露秘密。
“有了这种能力真是太棒了!”
他在心中赞叹道,只要走过一段地方,连隐蔽起来的侦查人员或敌人,他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可识破。
因此,在赵三看来,阎风行走的效率极高,但他并未阻止,只默默关注,心中多次想开口,但终是放弃了提醒的念头,只因惧于阎风可怕的力量。
"有情况!" 突然间,阎风停止了脚步,对着小山等人低声说,让他们噤声。
赵三也随之止步,仔细观察周围,却无异常可察。
只听阎风一句话后,他小心翼翼地走在前面,小山等人紧紧相随,即便困惑,还是按他的指引而行。
对于具体怎么回事尚不明了,但他们深信只要跟随阎风即可。
一行人在阎风指挥下,时而向西,继而转向北、南和东,令人一头雾水。
然而只有老到如赵三者才能看出些微规律——似是在故意兜圈后再折回。
不过赵三实在无法理解这样做的意图,只能憋着疑问紧随。
他心中好奇:阎风葫芦里究竟藏着什么妙计。
许久以后,阎风才停住,并对众人再度示意保持寂静,接着趴伏地上。
尽管疑惑不解,小山等人没有多问,亦跟着趴在地面,相互对视间满脸的困惑。
只见阎风静静地躺在原地,一动不动,其他人不敢稍动,莫名地信任他的决策。
事实上,通过超凡的听力,阎风早已探明前方有数量约30多名的敌国侦搜队员潜伏在附近。
他此刻匍匐不起,是想 他们的交谈,收集更多有价值的情报。
“我听说在这一地带出现了秦军密探,是不是秦国要对我们赵国下手了?”
一人问道。
“谁知道呢?”
另个人回应道。
“会不会是我们之前误捕的信息呢?我们在这里守了好长时间,连个秦军的影子都见不到。”
“无论真假,都需要调查清楚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