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武侠修真>穿越考科举> 第 56 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6 章(6 / 9)

等出来之后,纪元恍然道:“怎么给忘了!”

他就算是写打油诗,后面也该加几句歌颂朝廷的啊。

科举考试的赋得体,要的就是这个。

就像一个命题作文,看似让你写景,实际让你察言观色歌颂上司。

他还真就只写了孝跟子孙,以及长辈之间的关系。

后面改成赞圣人圣明,天下百姓都会效仿多好啊。

可惜了。

他不仅写的是打油诗,连拍马屁都给忘了。

郭夫子过来接学生们出府试,见纪元神色震惊,下意识道:“怎么了?考试出问题了?”

其他同窗也看过来,本来萎靡的神色变得警惕。

纪元考试都出问题?

哪里的问题?

他们有没有啊。

纪元强忍不好意思,然后微微摇头。

他怎么能说自己在考场上写了打油诗?

还是那种终极打油的那种。

见大家担心,他小声道:“最后的赋得体,我好像写了打油诗。”

啊?

打油诗?

郭夫子听此,笑道:“没关系,多数人的赋得体都是打油诗。”

不过转念一想,纪元不应该啊。

县试他随便写写就行了,府试怎么也这样。

难道是对自己的文章极有自信?

算了,反正如今科举考的是文章,后面的诗句不离谱就行。

纪元心里默默想,前面四句不算离谱,后面实在是离谱至极。

好在考完了,希望他的文章给自己加点分吧。

如果实在不行,那他只能明年再来了。

纪元此次府试,要说有多大把握,那确实不好说。

他从启蒙到如今也不过三年,虽然这三年多读的书不比其他人少,书读得也算精。

可缺点也是明显的。

首先就是史书的欠缺,文人写文章,都要引经据典,都要博古通今。

他实在是缺失这一块。

文人要读书,不仅是读儒家的书。

还要读当代的律法,还要学习乐器,学许多杂课。

这些课业都会融合到自己的文章里。

正荣县县学尽力提供了科举上的东西,像这些杂学,自然无暇顾及。

除此之外,纪元想法跳脱,文章上也能看出。

虽说郭夫子考前补习了一通,但有些毛病不是一时半刻可以改的。

这种毛病,需要多研习当今的时文,不仅是建孟府的,还有天下所有好文章都要读。

就是多读高考范文,至少能掌握如今科举考官钟爱是什么。

这些毛病都不算小。

也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补足的。

纪元本就忐忑,再加上现在最后一场考试的试帖诗让他羞得面红耳赤。

作诗也是个问题。

读书怎么那样难。

越学下去,越知道天地之宽广,越知道世界之宏伟。

在这些书面前,再伟大的人都会变得渺小,成为书籍的学生。

不说旁的。

府试的出题人,单用简单的题目,就能“刁难”考生,就能“窥探”学生的想法。

这种举重若轻的手笔,才是真的把学问研究透了。

纪元轻叹一声,跟着大家一起回酒楼。

贡院外的锣鼓声似乎响彻云霄。

让刚出考场的学生们不由得飘飘然,在如此振奋的乐声中走过,好似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

实际上,距离贡院不远的刘家酒楼里根本听不到。

纪元他们回到刘家酒楼,已经跟贡院的乐声隔开。

考生们由出贡院的疲惫不堪,渐渐变得焦虑起来。

当时县试结束,考生们同样焦虑。

但焦虑之后,似乎又有些安稳,平时大家都是同窗,都是一个县的。

对身边人的水平心里有数,对自己能不能过心里也有数。

府试却很不同。

一千六百八十九人同时考试。

整个建孟府过了县试的人都在这。

身边人水平孰高孰低。

考官的喜欢偏爱。

他们统统不知。

留给考生们的,只有等待。

这份等待在众人情绪中蔓延,渐渐变得焦躁不安。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便是纪元也没看书,他同样想知道结果。

一是检验他的学习成果,二是他需要一个功名傍身。

他这一路走来,其实也惹不少人。

有县学护着才没出什么事。

现在又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