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武侠修真>穿越考科举> 第 29 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9 章(6 / 8)

束,这三日的考题自然也流出来

留在县学的学生们,不少人都把题目抄下来试着做一做。

社长常庆弄来题目,纪元也跟着抄了份。

县试三天,共考五场。

第四第五都为连复。

第一场叫正声,第二场复式,第三场再复。

考试的内容,主要还是四书。

《大学》《论语》《孟子》《中庸》,还是以这四本为主,写四书义题。

接下来是试帖诗,《孝经》,以及最后的《考经论》

四书义题暂不用说,还跟之前一样,从五万多字里面抽出-

一句话,让学生们写出其中意思,基本都在七百字左右

此次县试,一共两道四书义题,看着不算多,却要字斟句酌。

试帖诗也叫赋得体。

是专门科举的一种诗文

浅显来说,就是歌颂皇帝,或者赞扬时事的诗句。

此项考试在县试里得分不大,不算太重要。

只要行文得体,言语庄重即可,当然也要避讳圣上名讳。

不过天齐国对此要求不算太严,只要不是明晃晃的骂街,基本不会追究学生责任。

县试里只要用五言六韵对工整即可。

《孝经》也是儒家十三经其一

,单独列出来,自然是表示重视。

后面的《考经论》则是在五经里面抽题,考生可以自选两道来答。

考试的三日里,第一日最难,当晚交卷。

若未交卷,那就会被送出考场。

第二日同样艰难,同样要当晚交卷,违者同上。

第三日好一些,可心理压力极大,第三日的下午基本就收卷了,算是考试结束。

有些地方的县试会把这三日的考试拉长时间。

考一日,放两日的假,然后继续考。

正荣县却颇为严苛,连考三日,似在模仿府试。

纪元花了三日,按照县试考试的时间,一日日答题。

写到最后,才知道从县试里出来的乙等堂学生们,为何个个神色萎靡。

真的太难了。

更别说在高压环境下答题,能撑过去的,都是一等一的人才。

有些题目他甚至都没见过

纪元放下试卷,长舒口气。

写是写完了,就是不知道该给谁看。

纪元想看赵夫子,再看看时间。

还有一日,赵夫子他们这些考官们就出来了,或许可以让夫子帮他看看。

不过也不着急,夫子监考必然也辛苦。

学生们考了三天的试,考官们却在考场上待了七八日。

赵夫子出来肯定也辛苦。

纪元想着,又把试卷放下,回头再说吧。

时间很快到了二月十三。

这日的清早,县学里人声鼎沸。

之前最安静的乙等堂学生,变得最为热闹,他们各个面容焦急,平日最淡定的学生,此刻也会坐立难安“如何了?成绩可出了?”

“还未出。”

“我们去衙门外看看吧,等着张榜。”

“走,去看看。”

纪元虽然也想去看热闹,但还是去藏经阁,认认真真练了一百个大字,这才出门。

此刻已到晌午,看样子还未出成绩。

县学里二十八个丙等堂学生,还有下面村里来的童生,四十六个人再加上各家的家人,仆人,全都聚在衙门附近。衙门的捕快们似乎知道他们着急,只是不让挡路,维持秩序。

只听一阵敲锣声响起,后面的人道:“让让让让!放榜了!”

放榜了!

纪元也站起来。

好吧,他站起来也看不到

九岁的孩童,怎么也看不到最前面啊。

只见几个夫子拿着榜单前来。

周围还有捕快护着,才没让激动的学子们靠近。

四十六人中,只有十人能过县试。

只要看前十名即可!

“孙梓航,帮我看看孙梓航的名字。

“赵文,有没有赵文。

“郭昌!有你!第九名!你过了县试!”

"吴之望!第二!!”

没过县试的童生,跟过了县试的童生完全两种模样。

“县案首是李勋!”

一边痛不欲生,一边欢欣鼓舞,只差跳舞庆贺。

被称为县案首的李勋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接受周围同学们的恭贺,谦逊道:“这才是县试,还有府试等着。“你可是县案首,府试对你来说,已经十拿九稳了吧。

“对啊,府试一过,你马上就是秀才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