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这么多人,自已的大脑门啊。
宁宣极其委屈的看着皇后和太后,皇后会意,快速重新给宁宣戴好帽子。
“皇上还不知道吧?宣儿头发还没完全长好,不喜欢把头露出来,爱美着呢。”皇后笑着解释道。
太后不赞同的看了皇上一眼,“皇帝也不注意些,凉着宁宣了可怎么好。”
说着太后抱过宁宣,爱怜的摸了摸宁宣的头,“皇玛嬷让人多给你做些好看的小帽子好不好。”
宁宣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躺在太后怀里,说了一句好,很快就睡着了。
“快睡吧,好长大,长大把弓拉响……”太后一边嘴里轻哼着,一边轻拍着宁宣的背。
皇上眼眶有些微红,转过头看向温柔哄着宁宣的太后,“皇额娘哄孩子的歌倒是唱的格外的好。”
太后微微一笑,“哀家老了,都有些忘了,若是皇帝幼时在哀家身边,便知道哀家年轻时唱的更好。”
皇上什么也没说,只笑了一下,太后又开始哼着歌,慈爱的看着宁宣。
皇上看着前方,注意力却全在认真听着太后哄宁宣。
次日,皇上处理完朝政来到景仁宫,陪皇后用完午膳后才开口道,
“皇后,正好朕要去皇额娘宫里,顺便带上弘昇和宁宣一起,皇额娘也久未看到宁宣和弘昇了。”
皇后面露难色,“可这个时辰,两个孩子就该要睡了,只怕到了皇额娘宫里玩不了多久就会发困。”
“无妨,若是两个孩子困了,就在皇额娘那睡一觉再回来就是。”皇上说道。
宁宣看着皇后,“皇额娘,睡皇玛嬷那。”
皇后拗不过宁宣,摸了下宁宣的脸,“去吧,记得要听话。”
皇上带着两个孩子来到太后宫中,“儿子给皇额娘请安。”
宁宣和弘昇也说了一句“皇玛嬷安。”
“好好好,皇帝和哀家的孙儿居然都来了。”太后笑的合不拢嘴,连忙让两个孩子过来。
太后左看看右看看,拉着两个孩子的手,“都是好孩子,用过膳没有?皇玛嬷让竹息姑姑去给你们拿些能吃的。”
过了一会儿,竹息端上一盘山楂糕,“阿哥和公主快来尝尝。”
“好吃!”宁宣的眼睛亮了起来,又拿了一块塞在嘴里。
皇上:“竹息姑姑看着年纪大了,不想手脚还是那样灵活,这山楂糕竟这么快就做好了。”
竹息笑着摇了下头,“哪里是奴婢手脚快,奴婢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这都是太后让奴婢时常备着的。”
太后捏了一块山楂糕放嘴里,“味道确实不错,哀家也不知两个孩子何时会来,又怕来了没什么可吃的,便让竹息时常备着了。”
“皇额娘对两个孩子倒是用心。”皇上笑道。
“哀家的亲孙儿,自然要用心的。”太后说道。
宁宣手脚并用的爬到太后身边坐着,“皇玛嬷,讲故事。”
太后自无不应,开始讲着自已幼时的一些趣事。
又过了一会儿,宁宣突然有了主意,太后的幸福值不就是主要来源于皇阿玛和十四叔嘛。
要是能让皇阿玛和皇玛嬷之间的隔阂减轻些,说不定皇玛嬷的幸福值就起来了。
“皇玛嬷,要听皇阿玛的,皇阿玛的。”宁宣嘟着小嘴,将头靠在太后身上撒着娇。
“这……”太后有些犯难的看着皇上。
皇上心中有些落寞,还是出言替太后解围,“宣儿,皇阿玛儿时的事早已久远。”
“皇玛嬷,讲嘛~”宁宣继续说道。
就算太后更心疼小儿子,也不可能全然不心疼大儿子,亲生的就是亲生的,宁宣相信,太后总是记得一些的。
太后被扭的没办法,看向皇上开口道“虽是久远了些,哀家也不是不记得,只是怕毕竟是皇帝幼时的玩笑,说出来有损皇帝威严。”
听见太后说还记得,皇上有些意外,自已是没在太后身边长大的,也想听听太后能讲出个什么。
“皇额娘但讲无妨,都是自家人,宣儿想听,皇额娘讲就是。”皇上说道。
太后难得打趣道“那好,皇帝可不许反悔。”
“你皇阿玛幼时,最喜欢小狗了,养的第一只就叫百福,后来的也还叫这个名儿。”
“还让人给百福做小衣服,日日都要去看,对着旁人不怎么笑,唯独对着只狗儿笑的多。”
太后开始细数皇上小时候做的荒唐事,宁宣笑着看向皇上,“皇阿玛,顽皮。”
皇上想说宁宣,还没开口就被太后打断了,“皇帝不是答应了哀家吗,哀家讲了,皇帝可不许和宣儿计较。”
就连弘昇都用一种想不到皇阿玛你是这样的眼神看着皇上。
宁宣躲在太后怀里,对着皇上做着一个鬼脸,又说了一句“比宣儿,还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