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历史军事>大秦扶苏:我才是秦二世!> 第15章 财政赋税才是国之根本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章 财政赋税才是国之根本(1 / 2)

“同时,对于一些商业行为应该减少商税,对于一些商业行为应该免除税收,对于另一些商业行为应该加收重税。”王天所说的就是后世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消费税之类的。

“也可以对一些征税行为进行划分门槛,比如每月达到这个数额的要交多少税,没有达到这个数额的不交税等等。”

王天此时也只能粗略地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在他没有掌握整个大秦商业情况的前提下,那些来自后世的税收理念与制度,未必能完美地融入现如今的大秦社会之中。

他深知,每一个时代的经济环境都有其独特性,不能简单地照搬套用,否则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因此,他必须谨慎行事,逐步摸索,寻找出最适合大秦的税收之道。

比如此时的盐铁就是官营的,也就是俗称的“盐铁专卖。”

“将军觉得,国家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王天看着蒙恬,再一次问道。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蒙恬立马回答道,这是《左传》里面说的。

“这话固然对,但是我却觉得也不全对!”王天补充着,“除了祭祀与军事,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税赋。”

“税赋?”蒙恬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感觉很新鲜。

“是啊,税赋!”王天感慨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女真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这个梗他也是经常在网上看到的,虽然只是后世人的调侃,并不一定正确,但是你不得不说他很有道理。

一个国家即将走向覆灭的最为显著的迹象,便是那财政的困窘,收入难以填补支出的无底洞!

自古以来,干啥事儿都离不开一个字——钱!无论是征战沙场、大兴基建,还是耕耘播种、市井交易,都需以钱为媒,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国家亦是如此,无论其国力强盛还是衰弱,财政的稳健与否都是其兴衰存亡的关键所在。

一旦财政陷入入不敷出的困境,就如同江河断流,生命之树枯萎,国家的繁荣与安定也将随之烟消云散。

华夏几千年来朝廷的主要财政收入都是依靠农业,巨大的税赋负担全部压在了在地里面刨食儿的老百姓,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在逼着百姓们造反。

“无论是祭祀还是打仗,都需要钱粮做支撑,商君变法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把秦国的经济转变为了军事经济,通过各种手段积累海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的就是进行统一战争。”王天慢慢的说道。

“只是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百姓已经不堪重负,随时都在崩溃的边缘,我们的赋税也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那些王公贵族、豪强也应该缴纳税赋。”王天坚定地说道。

他当然知道这种改革会会很难的,因为会动了无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改革从来不是创新,而是人财物的再分配,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所以,秦峰并不急着改革,也不打算一蹴而就,改革之前要进行利弊分析,弄清楚哪些是敌人,哪些是朋友,哪些是可以拉拢的墙头草。

同样,在改革之前也要有充足的武力保证,这是改革的最大的底气。

就如后世的华夏,总有一些傻逼和公知,估计是《意林》《读者》看多了,到处宣扬改开是鹰酱、是西方资本恩赐给华夏的!

但他们哪里知道,这一切的成就,都是建立在我们民族前三十年不懈奋斗的基石之上,是我们自己拼搏、奋斗、打出来的结果。

对于王天来说,反正是他都他妈的造反了,要去咸阳干掉赵高和胡亥,为的不就是活着吗?

好不容易穿越来了,他可不想立刻就死。

反正原本历史上,在胡亥的折腾下,大秦很快也就凉凉了。

他改革,也只是想让大秦延续下去,如果那些人都反对他改革,他不介意直接掀桌子,学一下乌鸦哥,既然办不了那就别办了。

反正都他妈的要灭亡,那索性最后疯狂一把,拉更多人陪葬吧,反正杀的都是王公大臣,又不是普通老百姓。

所以,王天决定一旦搞定咸阳的事情之后,首先就要彻底的掌控大秦的军队,尤其是蓝田大营的10万军队以及长城军团的30万军队。

至于岭南的那50万军队,秦峰压根就不报任何希望,太他妈的远了。

“当然了,那些人肯定会反对,但是我要是给他们找一条财路,带着他们一起做生意发财,你觉得那些人会不会反对?”王天看着蒙恬,笑着说道。

王天提出这个倒真不是画大饼,也不是胡咧咧!

因为他知道一个道理,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绝对的忠心或许偶尔显现,但终究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时刻,将人们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并非那虚无缥缈的忠心,而是实实在在、触手可及的利益。

穿越前他就是一个县级税w局的一个小小的科员,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