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育、丁度、王尧臣等人的名字都被念了一遍,就连苏良都被提出来了。
但大家皆有反对的理由。
反对苏良的理由是,苏良当下的官职太低。
这时,苏良站了出来。
“官家,臣以为,大家举荐的都不妥,熟脸太多,很容易诱导考生们去猜题,不如选个生面孔!”
本届首次专考策论,再加上汴京街头一堆“高仿人”,寻一个生面孔无疑是最好的。
但是官职不低,能知贡举,且没有明显特点的官员,少之又少。
“苏卿,你可有举荐之人?”
苏良微微拱手,道:“臣举荐知制诰刘敞。”
听到这个名字,赵祯和众相公的眼睛都亮了。
刘敞通六经百氏、古今传记、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还会《春秋》。
乃是朝廷有名的全才。
各个方向都是良而不优,以学识全面著称,欧阳修都笑称他为:刘全面。
他若知贡举,估计考生们都要傻眼。
因为根本猜不出策论主题到底会侧重哪个方向,很有可能会很全面。
全面二字,对广大考生而言,完全是噩梦。
“可行,可行。既然咱们有心降低科举取士的名额,这一次就不妨举办一次史上最难的科举!”
“宣布主考官后,省试和殿试的具体细节和方向,这一次就不再列举了,能在此等条件下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考生,才是真人才!”赵祯一锤定音地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