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女生耽美>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394章:文武之争!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394章:文武之争!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3 / 4)

狄青将退回来的三份奏疏递给苏良。

苏良看都未看,便将其放在一旁,然后望向狄青。

“汉臣兄,枢密使乃是武将的最高职位,依照你的功劳,完全可任此职,为何要辞呢?”

狄青有些焦急地说道:“景明,你是真不知还是假不知?”

“陈桥兵变才过去不到百年,我若任枢密使,那些文人官员还不找茬使劲弹劾我。再说,我若待在汴京城,可能就是个摆设,不如去西北操练士兵,让范公归来呢!”

苏良摇了摇头。

“范公才去西北没多久,不能来来回回这样折腾他!”

“官家命你任枢密使,不是当摆设的,而是要委以实权,让你总领全宋之兵。”

狄青的脑袋摇的就像拨浪鼓一样。

“景明,为兄虽然不怕死,但若死在朝堂的尔虞我诈中,恐怕不值得。”

“这些年,我经历太多文官的鄙视了,我们这些做武将的,最好就是服从命令做事,你让我参与到朝堂论政,重大军事决策中,恐怕我……只会一言不发。”

狄青因罪充军,一步步走到这个位置上。

他最清楚的就是文官和武官的区别,从来都不会逾矩一分。

苏良想了想,接着道:“汉臣兄,那是过去的规制,现在已经不一样了。”

“不久的将来,我们必然会与辽夏有一场大战,西夏不足为惧,但是辽国却不容小觑。我朝仅仅西兵能战是远远不够的,即使南境稳固,万一高丽、东瀛帮助辽国来攻呢?万一在我们攻打西夏时,吐蕃诸部来添乱呢!”

“除了西军,开封的几十万中央禁军也需要调教,也需要为日后的大战做准备,而若北境战事起来,你必然为主帅,伱愿意带着一群不能战且对你不服气的兵去打仗?你愿意放弃这次成为当朝名将的机会?”

“一名武官,能有此等机会甚是不易,而大宋或缺的正是你这样的官员,你若请辞,偏安一隅,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对范公不负责任,更是对朝廷,对全宋百姓不负责任……”

“你放心,官家与众相公已经达成了共识,绝对不会让你遭受排挤、诬陷。有人说,西夏和辽国都畏惧我苏良,他们不是畏惧,只是对自己国家没能拥有我这样的臣子而感到遗憾和愤怒!”

“唯有让他们感到畏惧的,唯有一名将帅之才。而今的大宋,只有你有此资格!”

“汉臣兄,你不是在为自己而搏,而是在为所有武人而搏,我朝武人的地位太低了,若想抬高地位,只有你立下不世功勋,朝廷给了你机会,你不能……”

苏良这一番话,让狄青心动了。

作为武官,谁都想开疆扩土,成就不世之功绩。

“我……我……我……”狄青激动地有些磕巴起来。

苏良将其请辞枢密使的三封奏疏放在一边,道:“来,写一封谢恩奏疏吧,我帮你润色!”

……

十月十五日。

狄青以枢密使的身份,正式进入枢密院。

一些文官们打着“为大宋朝堂稳固”的幌子,去扒狄青的过往经历,狄青曾经可能犯下的错。

更有甚者。

还称去年狄青家里的狗曾长出了龙角,此乃不祥之兆。

以此构陷狄青有谋逆之嫌。

赵祯大怒。

让那名写下狗头长龙角的官员去找证据,若找不到,官降两级。

……

很快。

在枢密副使曾公亮和梁适的帮助下,狄青便在枢密院稳定了下来。

他开始着手准备,如何调教开封禁军。

就在苏良以为,狄青的枢密使之位已然稳固之时,意外又发生了。

十月二十二日。

汴京城开始流传一句话:东华门外唱名者,方为好男儿。

此话来自资政殿大学士、知扬州韩琦。

苏良听到此话时,差点儿没有气得昏厥过去。

他本以为韩琦不在汴京,与狄青没有交集,此话就会自然而然消失了。

没想到此话还是出现了。

此话的杀伤力,堪比骂上一百句:文人治天下,武夫下九流。

唯有中了进士,才有在东华门唱名的资格。

韩琦此话,自然是推崇文治,贬低武人。

一时间。

此话成了汴京城无数书生士子的口头禅。

刚刚因狄青封枢密使而挺起胸膛的武官们再次低下了脑袋。

甚至。

枢密院的官员们也都遭到了调侃。

文官与武官的关系骤然变得微妙起来。

狄青粗中有细,当即给枢密院所有官员下令,莫逞口舌之利,任何人都不得讨论此话。

论口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