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女生耽美>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536章:君臣细聊分工!宋辽大战进入倒计时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536章:君臣细聊分工!宋辽大战进入倒计时(2 / 3)

台谏主官苏良、知开封府、龙图阁大学士包拯,还有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曹琮皆被召到了垂拱殿。

三衙的都指挥使、副指挥使,或在西北,或在南境、或在北境,或是个虚职。

曹琮也基本属于半退状态。

但其在三衙威望甚高,且对中层将领的能力较为熟悉,朝廷调兵遣将,还需参考他的意见。

众官员都心情激动。

他们皆知今日之会是为了什么。

片刻后。

两名内侍拉来一个屏风,然后将一张巨大的宋辽地图悬挂了上去,其中最显眼的部分,便是燕云十六州。

看到这个地图,群臣都变得兴奋起来。

有生之年,若能完成太祖太宗未竟之功业,成为建此大功的一员,那必然能够名垂青史。

这时,赵祯大步走了出来。

众臣连忙拱手。

“众卿都坐吧!朕今日召大家来,只为解决两件事情。”

“其一,宣战诏书应如何写?又应由谁来执笔?”

“其二,朕欲安排一下随朕北征的主帅人选,若有异议,大家可再讨论讨论,今日必须确定人选,不再更换!”

“首先,我们解决第一个问题,宣战诏书该如何写,由谁来执笔最合适?”

宣战诏书,历来有之。

太宗皇帝征战北境时写过,真宗皇帝与辽国打仗时也写过。

说白了。

宣战诏书,就是追求一个:师出有名。

赵祯说完后,官员们都纷纷看向欧阳修和苏良。

不是他们自己不够优秀。

而是这两人的文采过于逆天,文字之锋利,前所未有,他们在二人面前,甚至不是望其项背,而是望尘莫及。

赵祯笑着道:“朕亦以为,唯有欧阳相公和苏卿可担此大任!”

这时。

欧阳修胸膛一挺,说道:“官家,若单论写宣战诏书,臣一定当仁不让,不会不如景明,但此次,臣举荐景明来写。”

在写文一道上,欧阳修向来没有谦逊过。

他一直以来都认为自己是整个大宋文坛执牛耳的存在。

论写文章。

他若排第二,无人敢排第一。

这次,却是少有的谦让。

赵祯问道:“欧阳相公,当下可不是谦让之时,你要让了?”

苏良也好奇地看向欧阳修。

在座的诸位,在“文辞犀利”方向,偶尔能小胜他的,也只有欧阳修了。

“官家,臣不是让。而是辽国勋贵最恨的我朝士大夫,便是景明,景明来写,更能诛心,此非文笔能弥补也!”

耶律洪基早期对苏良崇敬有加。

但在辽国变法失败后,他便将过错全都归咎在了苏良的身上。

而很多辽国勋贵也都认为若无苏良这个台谏官的横空出世,大宋不会数年间如此之强,如此之富。

他们恨苏良。

苏良的文章对他们而言,更具有杀伤力。

听到欧阳修的这番解释,赵祯和众官员也都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

苏良见赵祯看向他,连忙起身拱手道:“臣愿为之。”

“好,接下来我们讨论讨论,此宣战诏书的核心内容应是什么?”赵祯看向众臣。

王尧臣立即开口道:“我大宋继承汉唐,燕云乃汉唐旧土,自然是我大宋之领土,收复燕云,是太祖太宗之遗志,更是我们完成祖宗基业的目标。另外,契丹野蛮,贵族暴虐,残害汉民又多次引发战乱,我大宋有责将其灭掉。此两条理由,足以让我们师出有名!”

众臣齐齐点头,但赵祯却皱起眉头。

“收复燕云不可作为宣战的主要理由,不然若我们收复燕云后,辽国停战谈判,我们该如何?不再攻了吗?”

这时,苏良站了起来。

“官家,臣有补充。收复汉唐故土只是我们宣战的一个小理由,我们宣战的主要目的应是以战止战,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当下,辽国朝廷为强军,增加赋税,欺负商人,已导致民怨沸腾。”

“我们宣战,乃是要救万民于水火,让辽国百姓看到,我们不是去侵略他们,而是去拯救他们。当下党项之民、羌族之民的生活情况,许多辽人是知晓的,他们若心随了我们,那辽国的诸多地盘便不攻自破了!”

“此封宣战诏书,不仅是要宣战,还要安民,安辽国之民,让他们愿意接收我们,如此,此番宣战诏书的作用才能放得更大,我们解民之万苦而灭辽,此理由也就成立了!”

听到这番说辞,群臣纷纷点头。

“好,好,就这样写!”赵祯当即拍板道。

赵祯最喜欢的就是这样议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