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京中,第二次出海凤鸣洲诸事尘埃落定。铁铉、张赫携诸商人与藩国随同船队准备再次出海之际,远在北疆的燕王朱棣,亦正陷入一个两难之境。哈密城,原威武王兀纳失里的宫殿内。这里如今明面上,是属于兀纳失里之弟,安克帖木儿的宫殿,然而实际上,莫说这区区一个宫殿,整座哈密城池都已经为明廷所有。莫说如今燕王朱棣与平凉侯费聚率领的军队已经充斥城中上下,即便是原先兀纳失里最为亲信的军队,也早已因朱棣亲手崩杀瓦剌大汗也速迭儿,而对其心服口服。至于文臣方面,妖僧姚广孝略略施展手段,就彻底掌控了哈密朝政。那些顽固分子,比如之前叫嚣着与姚广孝对着干的侍臣们,早早就被这个心思深沉的和尚借着勾结瓦剌、害死威武王的名头一网打尽,如今坟头草怕是都有两丈高了。被架空的安克帖木儿不得不选择内附大明,已经给应天送去了国书,大明朝廷仿昔日封纳哈出为海西侯的旧例,封安克帖木儿为掖西侯,要他千里迢迢往应天去“承受天恩”,这辈子,只怕是别想回来了。于是燕王朱棣便顺理成章的借用了这座占地颇广的宫殿前殿,用来摆放沙盘。后宫诸地他却是不碰的,便如顺天府的元庭旧宫一般,只把宫门紧紧封闭起来,等待老朱日后裁量。“而今天暖化冻,帖木儿势必再度东击亦力把里。亦力把里本就国力废弛,难以抵当,若我等亦出兵,亦力把里穷途末路,恐教亦力把里反降于帖木儿矣。他们终归都是由蒙古国所分化出来的势力,打断骨头仍连着筋。”“以贫僧之见,当趁此春日使军兵放牧耕种,教那亦力把里自去和帖木儿两虎相争。彼辈建国已有百年,短期间势必还能支应一二。我等做壁上观便可。”姚广孝拿着推杆,轻轻将代表哈密明军的骑马兵俑朝后推了几步,远离了另外两个身穿蒙人服饰的陶俑。朱棣身披狐裘,看着眼前的沙盘地图,若有所思。前几日,眼见冰雪化冻,大军可以开始开拔行动了,哈密城中的朱棣,却收到了来自于帖木儿帝国国主,帖木儿送来的急信。信中,帖木儿诚邀朱棣夹击亦力把里,共分亦力把里之土。因着这份信件,哈密城中诸多文武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姚广孝为首,认为当暂做休养,不可答允帖木儿此信。亦力把里横亘于西,正好作为大明和帖木儿帝国之间的缓冲。正好用来给大明争取时间,消化哈密与漠北草原。“我不同意。”却是费聚一把夺过了姚广孝手中的推杆。“什么两虎相争……我看,那就是两只土狗臭虫!又有什么好忌惮的。”“他们爱怎么打都好,咱们自不必去管他,直接去一并平了他们两国就是。咱也不是受他帖木儿的驱使,是我们本就要打……”他用推杆重新将代表哈密明军的兵佣退上前,推到了两具蒙人陶俑的左近,然后推杆一拨一捅,将两个蒙人陶俑打翻在侧,远远推出图去。“瞧,这般多干脆!这样一来,整个河西都是咱大明的地界了。区区两个蒙元余孽,咱们大明还能怕了他们不成?”另一派,便是这费聚为首的大明的骄兵悍将们了。他们倒也不是想着和帖木儿共分亦力把里之地,而是认为即便是帖木儿帝国与亦力把里加在一起,凭着他们这些兵力也能够战而胜之,压根不用小心翼翼的废那些功夫。眼看王先、张玉等诸将看着费聚所为,都是连连点头,眼中流露出赞同之色。知道这些将领都有了轻敌之意,且起了贪功之心,姚广孝眉头有了几分愁色,他先是看了朱棣一眼,而后开口劝费聚道:“侯爷勇壮,贫僧自是知晓。只是自古打仗,却也不全是在沙场上决胜负。”“军粮补给,士卒能否果腹,亦是重中之重。而今我军收受瓦剌降军三万人,加上原有的将士与侯爷带来的援军,人数已至七万之巨。这七万人,每日损耗的粮草牛羊,便不可胜数。”“若此刻出兵,军粮何以为继?不如先耕牧一二,也先攒些口粮……”“你这和尚,好生聒噪。”费聚面露不悦,“本侯跟着上位南征北战了半辈子,还能不晓得粮道的道理?”“正是因为我军粮匮,这才当以战养战,就食于敌……现在在哈密耕田放牧,又能鼓捣出多少吃的来?”“阿弥陀佛,大军就食,谈何容易?哈密尚有城池,再往西去,亦力把里、帖木儿两国皆游牧为生,闻我大军西来,早早便要跑的没影……”“好了。”姚广孝与费聚正在争辩,于沙盘前沉吟良久的朱棣终于开口了。姚广孝听他说话,便也先闭了口,微微躬身,只转动着腕间的念珠。费聚对这位燕王亦有几分敬重之心,也知道他是此战的主帅,是以也是侧目以待。“平凉侯所言,本王是赞同的。”朱棣道。“区区亦力把里和帖木儿,绝非我大明将士的对手。纵使这两个家伙并肩子一齐打来,咱大明也能将他们给打个落花流水。”“那必然啊!”费聚听朱棣此言,已是眉飞色舞。“但是。”朱棣话风一转。“咱们也不能轻敌大意,觉着咱们兵威隆盛,一不小心在阴沟里翻船。”“老五平瀛洲,魏公平北元,韩国公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