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户部尚书张廷玉觐见!”
太监尖细却穿透力极强的声音回荡在巍峨宫殿之间。
张廷玉闻声立刻整肃衣冠,面带凝重之色,稳步迈向那座象征皇权至高无上的殿堂。
身后两名身着皂隶服色的侍从紧随其后,手中捧着满载户部奏章与账册的朱漆木盘。
步入殿门,张廷玉目光平视前方,深吸一口气,遵循古礼,三拜九叩,虔诚行过大礼。
待礼毕起身,他徐步上前,将手中卷轴呈于御案之前,随后退立一侧,静候圣裁。
田青元的目光锁定在这位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老臣,。
性格沉稳、为官谨慎、清正廉洁且严格的要求家人,深知他是破解西北战事粮草困局的关键所在。
他言辞恳切地开口:“张卿,朕深知西北边疆烽烟未熄,将士们在风雪之中坚守,粮秣补给关乎生死存亡。然而国库空乏,如何能在保障前线供应无忧的同时,维系国库收支之均衡,朕亟待卿之卓识灼见。”
张廷玉聆听皇恩如海潮澎湃,面容上不禁显露出庄肃敬穆之色。
他虔诚地伏身施礼,答曰:“微臣战栗领受圣命。陛下所忧者,实乃关系社稷兴亡之枢机大事,非普通财经运作所能比拟。
然而,微臣以为,欲破解此困厄局势,须采取双轨并行之策,既需广开财路,又需严格节俭用度。
其一……
以上种种策略,皆需仰仗陛下英睿裁断,朝廷内外同心同德,方可发挥实效。
微臣甘愿鞠躬尽瘁,竭力辅弼陛下成就国泰民丰之伟业蓝图。”
田青元听后,目光中熠熠生辉,流露出嘉许之意。
她轻轻颌首,语带深情地说:“张爱卿之论,正与朕心有戚戚焉。
开源与节流并举,整顿官场风气,严惩贪墨,确为化解现下难题、巩固大清基石之妙策。
你既然具备如此深邃之洞察力,朕定当赋予你重任。
盼你与众大臣通力合作,务必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根,解当下之急迫,筑未来之基石。”
张廷玉感激涕零,俯首叩拜,誓言以忠贞与智谋,不辜负君恩,不辜负万民期望。
苏培盛亲自迎接自内殿步出的张廷玉。
“张大人高屋建瓴,剖析入微,皇上对您的倚重之情,早已成为宫禁之中众人共睹的事实。老奴虽置身内廷,却深知外朝政务之复杂艰难。”
张廷玉闻及苏培盛赞誉,面色淡然而刚毅。
回应道:“苏公公过奖矣,微臣只因蒙受皇恩浩大,故竭诚尽职,遵循圣意行事罢了。
国事之重若泰山,非单凭一人之力可承载,实依赖群臣同心协力,共商国计民生。
外朝诸般事务固然繁杂无比,然内廷诸项职责同样不可或缺。
公公统御内务,调和宫帷,同样功绩昭彰。”
苏培盛闻此言,脸上掠过一丝满足的微笑,抱拳道:“张大人过谦了!”
张廷玉正欲作答,忽闻内殿传来一声唤叫。
“苏培盛!”
苏培盛闻声即刻收敛笑颜,向张廷玉拱手致意,随后转而向张廷玉告别。
“张大人,皇上召见,老奴暂且告退。”
张廷玉心领神会,颔首还礼:“公公请便。”
妥善安置张廷玉之后,田青元陷入沉思。
面对空虚的国库,他明白首要任务便是筹集资金。
最快的方式便是如历史上一样做个抄家皇帝。
前几日已经安排夏刈悄悄收集贪官罪证,待时机成熟之时,便是大笔钱财入库之时。
这日田青元去寿康宫给太后乌雅氏请安落座后。
只见太后轻抚手中碧玉如意,思绪飘向往昔。
“昔日圣祖皇帝曾云:‘仁者以身为天下,爱人者能爱其身。’
为君之道,首在明德,次在修己。
唯有保得龙体康健,方能长久承载这副江山重担,不负万民所托。
望尔再接再厉,勿忘养生之道,无论何时何地,皆需将自身安危置于首位。”
田青元垂首聆听,内心深受触动,她明白一个母亲的苦心。
“儿臣谨记皇额娘金玉良言,定当以身作则,勤政爱民之余,时刻关注自身健康,不负皇额娘及万民之厚望。”
田青元恭声应答,话语坚定而诚挚。
太后乌雅氏满意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
她轻轻拍了拍田青元的手背,语气温柔却充满力量。
“吾儿如此明理,实令母心甚慰。绵延子嗣继往开来之事,亦不可忽视。
皇家血脉,关乎国祚昌隆,历代先皇无不以此为重。
望尔在操劳国事之余,兼顾后宫。
适时召见各宫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