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着专一制造军器局印记的兵器,不仅仅质量比军器监的要好,数量也更多。
不止是物质上,熙河路得到了加强。
精神上更是得到了恐怖的提升!
以至于,游师雄有时候都有些害怕。
为什么?
因为现在的熙河路,从官场到民间,都弥漫着一种让他恐惧的氛围。
从上到下,闻战则喜!
尤其是那些蕃官、蕃将,无比狂热!
他们比大宋的那些武将,更渴望战争!
他们甚至已经主动的派遣了兵马,深入高原,寻找战机。
游师雄读过史书。
所以他知道,这些家伙像谁?
秦军!
被东方六国,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军!
而正好,现在的熙河路,在战国时代,就是秦国的疆域,属于秦陇西郡!
这个事实,一度让游师雄煎熬。
好在,他很快发现,虽然熙河路上下都弥漫着那种让他很不舒服的氛围。
但在同时,无论汉将还是蕃将,嘴里的圣人之言,从不断绝。
他们打的旗号,也是仁义的旗号。
这才让游师雄终于接受了,认可了。
至少,这支虎狼之师,还是懂仁义,知礼教的。
(本章完)
坊场这个东西,全部是官产!
虽然,这笔钱是商贾们承包那些堆垛场三年的费用,平均到一年也就三十几万贯。
若算上这个,那么实际上,宋用臣的堤岸司的收入,是远不如现在商贾们经营的堆垛场的。
“天下州郡坊场…”赵煦看着李常奏疏上的内容,想着那些遍布天下的官营坊场,就慢慢的眯起眼睛来。
因为这些坊场是官产,所以,从上到下都缺乏监督。
“总得想个办法…将这些钱收回来才行。”他轻声说着。
“乞立籴本司?”赵煦翻着奏疏的抬头,嘴唇微微抿起来。
老吕家的政治觉悟,一向很好。
只有让财货流通起来,经济才会发展。
知州、知县掌方向,推官、主薄抓经济。
这不就是送肉给他们吗?
甚至是很进步的经济理念。
常平仓的钱帛,就是国家的钱帛。
放在地方,还是存在左藏,都是一样,现在国用拮据,右相想调动地方常平仓的钱帛入京很合理。
他的这个请求,自然得到了批准。
在两宫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吕公著在得到了两宫批准后,回头就将李常的奏疏,以他的名义,用了实封状的形式,送到了赵煦手中。
赵煦看完,再一打听,吕公著今天上书两宫的事情,眼睛就眯了起来。
阅读我在现代留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