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四百六十章 重商主义的萌芽之地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六十章 重商主义的萌芽之地(2 / 6)

甘蔗种植的。

土官、豪族们虽然不知道甘蔗是什么?

但他们知道铜钱是什么?

一听说种一亩甘蔗就可以卖一两贯钱。

一个个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不是没有人怀疑过,但,大宋的太皇太后的亲叔叔都来求合作了。

不答应,也不像话啊!

土官、豪族们,纷纷应允,不过傻子都知道,他们未必会真的在自己的地盘,大规模种植甘蔗。

随随便便种个两三百亩,意思意识就得了。

然后…然后…

随着章惇一个个落实他的承诺。

一张张空名劄子,送出去。

一个个土官,摇身一变,成为大宋天子册封的世袭飞骑尉、云骑尉、羽林校尉。

土官、豪族们发现,大宋的许诺是真的。

说给册封就册封,说授官就授官。

于是,这些家伙一边敲锣打鼓,将章惇授给的授官状、封爵书以及官印,送到自家祠堂。

一边开始真的组织起人手,在各自辖区,大量种植甘蔗。

少则千来亩,多的五千余亩。

从明州、苏州等地,源源不断运来的甘蔗扦苗,就这样被种到了交趾各州。

为什么呢?

这既是因为,他高遵惠被吕嘉问怂恿着亲自去了一趟北件。

并在哪里,见了很多土官。

大宋太皇太后的亲叔叔这个头衔,对那些连汴京城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土官来说,杀伤力委实有些大。

同时,也是因为章惇的许诺,落到了实处!

真的授官了、册封了!

真的承认了他们了!

基于这个原因,土官们对大宋的信任度达到了一个临界点。

大家都愿意试一试。

反正,就算最后种出来的甘蔗没有人要,他们也亏不了太多。

无非是一点荒地,也无非是一些反正就在闲着的侗丁不值钱的劳动。

可要是大宋太皇太后的亲叔叔,最后真的拿着铜钱来买甘蔗了。

那他们就赚大了。

一亩一两贯铜钱?

一千亩岂不是一两千贯了?

而在这个时候,从后方源源不断运到前线的铜钱,点燃了这些土官们心中的火焰。

当他们亲眼看到,从邕州源源不断运到前线的,那一车车的铜钱,也亲眼看到大宋的官员,拿着这些铜钱给禁军、土官们发赏。

所有人都震惊!

他们这辈子都没有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箱箱铜钱,被人打开,箱子里满满都是孔方兄。

叮叮当当的铜钱,敲动的不仅仅是禁军将士们的心。

也是土官们的心。

于是,就这样,土官们再无犹豫,纷纷和他签了契书,约定好了甘蔗收购价格。

当时,高遵惠整个人都傻了。

还能这样操作?

我一个钱也没有花,只是许诺收购,签订好契书。

土官们就愿意不要钱给我种甘蔗?

成本都是他们的,种出来的甘蔗却是自己的。

最让高遵惠难以把持的是——吕嘉问告诉他,官家打算将来让整个江北诸州,都不种稻米了。

反正,他们的土地种稻米也种不出太多。

不如统统种甘蔗算了。

种甘蔗多划算啊!

赚的可比种稻米多多了。

“那,他们吃什么?”

高遵惠至今依然记得,自己得知这个计划时的反应。

然后,他就看到了吕嘉问像看傻子一样看他。

“当然是吃米饭啊!”

“不种稻米,哪来的米饭?”

“交趾郡王会给的。”

“啊?”

于是,没几天高遵惠就得知了章惇给交趾人开出的和议条款。

岁贡稻米百万石,另以市价出售一百万石。

这个消息就像冲击波一样,让高遵惠整个人都风中凌乱了。

然后他就又从吕嘉问那边知道了,官家对交趾人岁贡的稻米的用途。

经过吕嘉问的调查——江北各州,稻米价格,每季都不同,但基本维持在大约三十钱一斗左右的水平。

这是因为交趾本来就缺钱,铜钱的价格比大宋还要高。

同样因为缺钱,所以大部分交易都是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

比如说一头水牛换多少米,一块布换多少盐巴这样。

所以,吕嘉问将在交趾人的稻米送来后,在右江经略安抚使司所辖的羁縻州之中,公布官家的推恩宣抚之策。

以诸土官明知大义,忠君爱国为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