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历史军事>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七百三十九章 赵煦与文彦博的默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三十九章 赵煦与文彦博的默契(5 / 8)

官、王子的名头,还是从这开宝寺的僧人嘴里,得知了许多大宋朝堂的内情。

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就是大宋如今的外交事务,基本都是由翰林学士刑恕负责。

特别是谈判!

这位翰林学士,有着极大的权力!

因为他可以直接向大宋天子请旨、取旨。

……

刑恕哼着小曲,慢悠悠的来到了开宝寺南边的一个禅院前。

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刑恕如今就很得意。

不仅仅对辽外交,取得了突破。两国达成了白银换交子协议,封桩库里那数十万匹远年陈布,有望一次出清!

对吐蕃外交,他也取得了成果。

不久前,熙河方面报告说,逃遁西海的鬼章之子结瓦龊,已经同意带着他那十余万青壮下山,归附大宋。

而结瓦龊的降表,也在昨日正式被送到京城。

促成结瓦龊归降的人,则是刑恕与这开宝寺的主持、大宋三藏译经大师金总持。

金总持在今年正月,从淮南回京后,就开始配合刑恕,劝降青宜结鬼章。

这大和尚,确实是很厉害!

不愧是天竺来的密宗高僧!

在见过了青宜结鬼章后,没几天,就成功的让青宜结鬼章,拜服于其门下,死活要跟随他修行。

然后,一切就顺利成章了。

青宜结鬼章立刻写信,劝降其子——儿子啊!别打了!投了吧!大宋发钱发粮还发寺庙呢!

是的!

大宋许诺——只要鬼章部十余万青壮归降。

那么,大宋就允许他们回到河州居住。

并拨钱给他们建一个大寺庙,以礼佛供佛。

不过,这个寺庙也不是白建的,作为交换,鬼章部必须接受大宋编户齐民,并受流官管理。

当然了,大宋也会尊重鬼章部的习俗。

其部族内部,依旧允许其按照吐蕃风俗、习惯管理。

只有在鬼章部和外部发生矛盾或者问题时,流官才会介入。

若他再搞定高丽人……

刑恕感觉,自己也不是不可能拜入两府。

两府大臣,可是比免死铁券更坚挺的身份。

毕竟……

那免死铁券,也就图一乐。

而大宋的两府宰执的安全保证,却是由天子在先帝面前立下的誓言所保障的。

换而言之,只要拜为两府宰执,那么一切过去,烟消云散。

带着这样的心情,刑恕步入那禅院中,在高丽人的引领下,来到了禅院内的一处僻静禅房前。

在禅房中,一个身穿紫衣袈裟,看上去宝相庄严的僧人,端坐在蒲团上,面带微笑的看向他。

“阿弥陀佛!”

“小僧义天,拜见大宋刑内翰!”

说着,这僧人合十一礼。

刑恕也合十回礼:“刑恕见过大师。”

这位僧人,可不简单。

刑恕来前就已经做过了功课了——这位义天大师

除了是僧人外,还是高丽王子。

而且还是当代高丽国王王运的同胞弟弟。

“内翰请坐!”义天合十再礼,将刑恕请到上首。

刑恕坐下来,就对着义天问道:“大师在开宝寺之中,可还住的习惯?”

义天念了一声佛号,双手合十:“承蒙内翰关爱,小僧在此,一切安好!”

“这就好!”刑恕点头:“不瞒大师,吾蒙我朝官家旨意,以翰林学士权管礼部、鸿胪寺、传法院、译经院等外事……”

“这旬月来,一直忙于他事,以至疏忽了大师……望大师海涵!”

“阿弥陀佛!”义天合十一拜,也不管刑恕的借口,只是问道:“如此说来,内翰今日来见小僧,是有喜事了?”

刑恕微笑着点头:“不瞒大师,贵国国书,我朝宰执与两宫慈圣,早前都看过了……”

义天的心情顿时紧张起来。

刑恕看着他的神色,轻笑着继续道:“都堂上的宰执们皆言:高丽,海东之国,与我隔海相望,自先帝以来,交好相通,今契丹无礼伐之,理固相救,然则,契丹带甲百万,若贸然开战,恐生灵涂炭……“

“故,群臣皆以为,我朝宜当遣使劝和……”

“两宫慈圣,皆深以为然……”

义天听着,心止不住的向下跌。

虽然他早有这个准备——宋庭不太可能为高丽的存亡,而与辽开战。

整理一下心情,义天唱了声佛号,道:“贵国顾虑,下国自能体会!”

“只乞上国慈悲,能于边境,稍动大军,以为牵制……”

刑恕摇了摇头:“不瞒大师,这是不可能的。”

“大军一动,黄金万两!”

“我朝去年方伐交趾,又与吐蕃、党项战于西北……已实无余力……”

这是事实!

去年的战争,几乎打空了户部。

到现在,陕西那边的窟窿,都还没有补上呢!

得等到今年夏税收上来,户部才有钱去填陕西诸路的窟窿。

而同时期,淮南的大旱,则几乎掏空了东南的钱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