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任叶康直,是庆寿宫的太皇太后下的旨意。 正是因此,这敕书词头的撰写工作,才会落到曾肇手头。 可哪成想,曾肇直接不给面子,缴还了词头! 赵煦相信,庆寿宫现在也应该气炸了。 果然,赵煦到庆寿宫,给太皇太后问安后,他就发现,太皇太后的脸色非常难看。 显然是被曾肇气到了。 赵煦见着,就故作不知,问道:“太母怎么了?” “可是有人惹太母生气了?” 赵煦不问还好,一问,这位太皇太后就气呼呼的阴阳怪气起来:“官家,老身确实是德薄啊……” “如今,连除授一个官员,都要被人缴还词头。” “还说什么‘恐命下之日,公议沸腾,人言难服,上累国体,伤娘娘之德’……” “老身还是撤帘归政吧!” “免得朝野物议,天下公论,都说老身的不是……” 这很正常! 在这位太皇太后眼中,她可是前不久才与向太后下诏令宰臣‘军国事可请旨于福宁殿御裁’。 这才几天呢! 就有人在她除授官员的事情上跳出来质疑她的权威了。 而且质疑者,还是她不顾众议拜授的曾肇。 这就实在太伤人了! 赵煦听着,连忙道:“太母息怒,太母息怒……” “外廷的大臣素来无状,还望太母不要与他们一般见识……” “哼!”太皇太后冷哼一声。 外廷的这些士大夫,确实是叫她伤心! 垂帘之初她想惩处王珪,但司马光却跳出来,怎么都不肯让她如意。 好吧…… 她忍了! 结果,回头,她的好侄子高公纪拜授熙河兰会路边防财用司的美官的时候,不止司马光跳起来反对。 朝中的士大夫们,也都是群情激愤,一口一个不可,还说了好多难听的话! 要不是官家坚持恐怕高公纪的才干就要被埋没了! 如今,她刚刚表态要准备归政,还允许宰臣军国事请旨福宁殿。 外廷不给她唱赞歌,歌颂她的贤德也就罢了。 上赶着来打她的脸是几个意思? 老身再怎么样,也是垂帘的太皇太后,官家的祖母吧? 好好好! 你们都嫌老身碍眼了是吧? 那老身现在就撤帘行吧?! 她是越想越气,越气越恼,脸色变得涨红。 赵煦一看,赶紧怒道:“粱惟简!” “臣在……”粱惟简立刻从太皇太后身边出来,跪到赵煦面前。 “到底是谁惹了太母不开心?” 粱惟简拜道:“奏知大家,却是中书舍人曾肇,缴还了娘娘词头……” 粱惟简这一开口,太皇太后顿时就掉下一滴眼泪,对赵煦道:“官家……” “看看外廷的那些人……” “老身如今是连拜授一个大臣,都要被他们说三道四……” 说着,她就气鼓鼓的道:“他们既如此嫌弃老身……” “那老身也就不碍他们的眼了。” “索性从此撤帘,就在这庆寿宫吃斋念佛,为先帝与英庙祈福,也为官家和社稷祈福……” 其实,叶康直是谁?都做过什么事情?太皇太后是不知道也不清楚的。 叶康直的任命,也只是都堂那边报上来的人事安排,她不过是批准,然后习惯性的交给了她自认为的心腹曾肇来撰写词头。 哪成想,她以为的心腹,自认为的亲信,却给了她当头一棒! 直接缴还词头! 而且在缴还词头的奏疏上,说什么‘恐命下之日,公议沸腾,人言难服……’。 在她的视角,这不就是指着她的鼻子骂她眼瞎,用人不明吗? 于是,其他一切都被她忽略! 如今,在她眼中,此事变成了事关她尊严和权威的事情! 是一步也不愿妥协! 因为她若退让,那么外廷恐怕以后都不会将她这个太皇太后放在眼中了。 从此,她将变得无足轻重! 就像当年的姨母慈圣光献一般——慈圣光献自被韩琦等大臣逼着撤帘后,一度是威风扫地,甚至连皇城司都差遣不动。 一直等到先帝即位,因为先帝侍慈圣光献极为孝顺,慈圣光献的威权和地位,才得以恢复! 这是她无法接受,也不愿接受的事情。 赵煦听到这里,也是回过味来了。 “麻烦了!” 他知道的,这个事情将变得无比棘手! 因为显然,太皇太后在这个事情上是较真了。 而且不是一般的较真! 但外朝的士大夫们,恐怕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立场。 这是要针尖对麦芒,来一场火星撞地球的对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