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女生耽美>北宋捞兄日常> 第 30 章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30 章(5 / 7)

“若实在不行,预付银钱的给他们算便宜几文钱好了……”

程氏听了这话直笑话。

可她笑着笑着就有些笑不出来了:“你们姐弟几个就你最像你外祖,若他老人家还在世,一定会非常喜欢你的。”

说着,她更是微微叹了口气,低声道:“也不知道他老人家九泉之下知晓我开了这间纱縠行,抢了程家的生意,会不会高兴……”

如今她对程家所有人已彻底失望,再无眷念,可每每想到故去的程老太爷,仍觉得伤心难过。

苏辙虽未曾见过程老太爷,却从程氏与常嬷嬷的只言片语中知晓程老太爷是个很好的人。

他正色道:“娘,想必外祖不会怪您的。”

“这件事您何错之有?若九泉之下的外祖怪您恨您,说明外祖与程家人一样是个不分青红皂白的,既然如此,那您就更不应该伤心。”

他几句话说的程氏是微微一顿,继而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摇头道:“你这孩子,真是反应快得很!”

“只怕峨眉山上的猴子都没你聪明!”

苏辙正色道:“我是人,猴子是畜生,我当然比猴子更聪明……”

程氏笑容愈深,将那些不快之事抛到脑后。

程氏与苏洵对着纱縠行里的伙计儿交代了一番,则带了二个孩子,并邀上史彦辅父子去了酒楼美餐一顿。

等着苏轼一顿饭用完,他才有心思与苏辙闲话:“真是奇怪,今日好些叔叔伯伯都邀我去他们家作客。”

“他们不会是坏人吧?”

“我这样勤奋好学,聪明过人的孩子,可别被他们骗走了!”

他虽有自己的

小骄傲,可警觉性还挺高的。

苏辙知道,大概他与苏轼成了这间纱縠行的活招牌。

他觉得这样也没什么不好,毕竟在北宋,在眉州,尚没有“营销”一词的概念,越多人知晓这间纱縠行,生意才能越好:那六哥,你是如何与他们说的?”

苏轼扫了他一眼,正色道:“我并未答应,也没拒绝,毕竟我只是个六七岁的小娃娃,这等事哪里是我能够决定的?得问过爹爹和娘才是!”

“八郎,这不是你教我的吗?”

“做人要圆滑些,就算真碰上让自己不高兴的事,也不用拒绝的那么干脆,可以圆滑一些。”

“我做的对不对?”

苏辙笑着点了点头:“你做的很对。”

一开始他的本意是想对苏轼从小改造,虽说人的性子是与生俱来的,但他觉得若是自己足够努力,来日苏轼的仕途之路也能平顺一二。

几个孩子吃了饭又拿着铜板前去街上买零嘴了。

因有任乳娘跟着,所以程氏等人也不怎么担心。

苏辙也分了几十文钱,再加上他今日出门也带了压岁钱,所以前去茶铺买了两包茶叶。

他对这些并不算十分了解,挑挑拣拣选了一包福建产的武夷茶,还有一包云南产的普洱茶。

这是他补给张易简道长的生辰礼物。

张易简道长乃是修道之人,虽说无欲无求,却是也有所喜好的。

几次苏辙前去张易简道长院子里,他都在喝茶。

不过他一向喝的都是不值钱的紫苏茶或寻常的绿茶。

所以这次他就想着买些好茶。

苏轼与史无奈也是好孩子,张易简道长生辰他们不光没有什么表示,还赖在张易简道长院子里做冰糖葫芦吃,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索性一人给张易简道长买了两包茶叶。

当然,苏轼没钱,方才程氏给他买零嘴的钱又买了糖,只能找苏辙借钱了。

苏辙自不会拦着苏轼孝敬师长,只道:“那六哥,你过年领了压岁钱,可别忘了将钱还给我。”

“一共是一百二十文钱,到时候你还我一百五十文钱就好了。”

苏轼:???

什么?

他下意识以为自己听错了,迟疑道:“八郎,你说多少?我们兄弟一场,你不说二十文的零头算了,竟还要多收我二十文钱?”

“这还有没有天理啦?”

苏辙见他嘴里又开始吃起糖来,忍不住替他的牙齿担心起来,说出口的话是决绝又残忍:“怎么就没有天理了?”

“本来这些钱我可以自己买零嘴吃的,如今你要借走,是不是我想吃零嘴就没钱买啦?”

“那我是不是会不高兴,甚至会伤心难过?”

“那六哥,你身为兄长,是不是要补偿我一二?”

苏轼只觉得这话猛地一听好像没错,可再仔细一想,却又觉得哪儿好像有点不对劲。

史无奈

更是当起裁判来:“六郎,八郎的话可是一点都没错。”

“我娘每年借钱给别人,可都会多收点钱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