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冯国胜。
将之前专门找人做好的小陶炉放在院子里,马蓁蓁一边让人去取了引燃物,一边与马氏道:“一次可以放两块蜂窝煤,四五个时辰之后,把下面的掏出来,上面再放一块新的续燃就是了。”
“正好如今晚上有点凉了,这碳炉烧起来热乎乎的,放在小五房中也好。”马氏高兴的说道。
马蓁蓁连忙叮嘱道:“那可得开着窗户,万万不能密封着……对了,最好做个烟囱……”
她想着壁炉的模样,在纸上画了个大概。
但随后一想,嗯?为什么不做个全屋联通的热水管道呢?
这样在其他房间烧炭,只将热气传递过来,就肯定不会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的问题了。
古代版的暖气,或者炕,也不是不行。
马蓁蓁虽然没学过这方面的知识,但她老家就是东北的,盘个炕也不算难。
就这么着,没半个月,盛夏才过完,无想山下的宅子里,已经做好了过冬的准备。
朱元璋回来看了一趟,只觉得新奇又好玩,摸着那些通热气的管道想了半天,最终无奈放弃。
马蓁蓁却是已经领着人,将带了烟囱的铁皮炉子都造出来了。
“等铁矿挖掘出来,不愁用铁,就可以多做一些这样的炉子。”马蓁蓁叹道。
可惜她不是学工科相关专业的,不然,就能知道钢是怎么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