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准是个儿子。”
她说话时抬着下巴,别提多得意了。
春妍看着她明晃晃地炫耀,气得咬牙切齿:“你能生,你会生,跟我们娘娘有什么关系?娘娘,咱们走。”
她说着便扶着李蘅离开。
“别走啊,我还没有说完。”黄素芬紧跟上去:“我是想说,那算命的说敏哥儿有福气,下头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实在不行,你们就把敏哥
儿过到膝下,保管你们来年就能添个孩子。”
她十分迫切地想让自己的儿子和李蘅夫妇更进一步。现如今她在李家,虽然无人敢欺凌,但李家实在不富裕。这种捉襟见肘的日子,她过够了。
这也是她为什么能厚着脸皮,带着现婆母来找前婆母打秋风。只可惜,什么也没捞着。
“黄素芬,你在胡说什么?”
韩氏得了消息,匆匆赶来,左右带着她的孙子同孙女。
惠嬷嬷和一群下人在后头跟着。
“娘,我也是为二弟他们好,你看如今,二弟一人之下,有万千的家私,却没个人继承……”黄素芬见了韩氏,不仅不收敛,反而越发说得头头是道。
“你我早已不是一家人,别这样称呼我。”韩氏不满地打断她的话。
她对李蘅,从前是很看不惯的。如今交集多了,几番相处下来,发现李蘅人竟是不错的。
因为端午她主动示好,临近中秋,李蘅便亲自送礼来了。是个有礼有节的。
当然,她也不是打心底里喜欢李蘅。
不过是儿子处处护着李蘅,她也就没有别的想法了。如今什么都有了,赵昱既然执意于李蘅,往后一家子该往好处过。
“我好歹给你们赵家生了敏哥儿,要不是我,你们家从赵昱他们这一代,就绝了……”黄素芬见韩氏当着李蘅的面,半分脸面也不给她留,自然就不客气了。
在她看来,整个摄政王府都欠她的。早知道赵昱能有这么大的出息,当初她就不该急着改嫁。
等到现在再改嫁,必然能捞到一笔不菲的嫁妆。
“母亲,你不要这样说祖母,也不要让婶娘收我为儿子。叔父教导我说,大丈夫立于天地间,要凭借自己的本事,获得别人的尊重。我不想依附于叔父。而且,你说生了我,为什么不说姐姐?姐姐听了会伤心。类似这样的话,还请母亲以后不要再说了。”
赵敏打断了她的话。
他今年五岁了,除了去书院,赵昱另外派了人在他身边。赵昱自己得了空,也会亲自教导这两个孩子。
现如今的赵敏,已经是个小大人的模样了。
“母亲,弟弟说得对。”赵巧巧道:“您既已经改嫁,便不能管我们家的事了。您快回去吧。”
赵巧巧比赵敏二岁,八岁的姑娘已经懂了一些事,可以分辨出一些是非了。比之那时辱骂李蘅,判若两人。
李蘅看着这两个孩子,心中欣慰。这两个孩子能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也不枉费她和赵昱的一番苦心了。
“你们,你们小孩子懂什么?”黄素芬被两个孩子说得面红耳赤的:“别忘了谁才是你们的亲娘,这样和我说话,你们是要做白眼狼吗?”
若是旁人说她,她可不买账。可被自己的两个孩子这样说,她到底是生出了几分羞愧之心,脸色一时难看极了。
“别在这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样子?”韩氏嫌恶地摆摆手:“惠嬷嬷,替我送客。”
惠嬷嬷带着人上前去。
黄素芬嚷嚷着不想走,韩氏心烦,那正好。她再烦一些,韩氏或许受不了,大手一挥就给她些银子了。
韩氏随便给点,也够她回去用一阵子的了。
李蘅叫黄素芬吵得头疼,低声招呼:“子舒。”
子舒点头,招招手:“来人。”
很快,后头便有人上前来,架着黄素芬出去了。她婆母一直不吭声,她压根儿不敢得罪李蘅,见此情景赶忙跟了出去。
“婆母。”
李蘅朝韩氏福了福。
“你来了。”韩氏神色缓和了不少,甚至见了笑:“随我进去坐。”
“我来给婆母送中秋礼。身上忽然有些乏,就不进去了。”李蘅叫黄素芬一通吵,有些头疼:“芳娘,你带人将东西抬到老夫人院子去。”
她看到韩氏,也不免想起从前,兴致缺缺。她这辈子也不会真心喜欢韩氏了,如今这样做,也不过是面上过得去。
“你不去坐一会儿,吃盏茶?”韩氏客气地邀请她。
“下回吧。”李蘅朝她笑了笑。
婆媳二人心照不宣,维持着表面的体面。李蘅觉得,这样就挺好了。
礼送到之后,李蘅便客套地和韩氏道别了。
马车出了老宅,春妍在窗边询问。
“娘娘,这个时辰,大长公主肯定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