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再说了,这些人背叛过大明一次!谁敢说没有第二次呢?方瑛摆摆手:“去将徐先生请来。”徐先生,就是徐正。他被方瑛留在身边参知政事。其实,是为了方便统计河内的户籍,可是名册、地册等珍贵文件,都被丁列带走了。徐正正在接手这个烂摊子,手中的人员明显不够用。急匆匆赶来:“总督,有何事?”“徐先生,安南抛弃了百座城池,百姓嗷嗷待哺,可我军军粮不多,需要从国内转运,本督想掘开河口,水淹交州。”徐正并不惊讶,而是在沉吟:“下官粗略估计,这河内百姓有七十万。”“而且,以前的安南王(黎濬)大建宫殿,又有三十多万壮丁在河内各城,”“还有大批大批的流民,大明要养活二百万张嘴呀。”徐正也头疼,这些人养着,会养出仇来的。“是啊,若这些人造反,咱们可就陷入战争泥潭了!”方瑛是永绝后患。就像攻占安南北面城池似的,把安南百姓全都赶出去,让他们自谋生路去。徐正道:“淹了河内一城,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徐先生的意思是?”方瑛有点惊恐,屠了二百万人?“屠!”徐正道:“丁列退得匆匆,留在河内的财货很多。”“只要收集起来,足够咱们重建安南中部了。”“而且,不屠如何干净啊?”“若我是丁列,临走之前,一定会埋下大批暗探,给大明搞破坏。”“攻下一座城池容易,但想治理难啊。”“屠!”徐正目光坚定:“想长治久安,必须屠!”反而作为将领的方瑛有点踌躇:“不如抓一批奴隶回大明……”“不能走漏风声,先屠了!剩下的抓去当奴隶便是!”徐正认真道:“南和侯不愿承担骂名,我徐正来担!”不愧是敢和皇帝顶缸的人,做事真够绝的。方瑛下令!屠城!安南百姓也是倒霉,被自己的王抛弃了,本以为大明天兵来了,还能活下去的。结果,忽然之间,城门关闭。明军亮出屠刀,开始屠城!在河南的夏埙,收到屠城令,他微微摇头,这等小事,轮不到紫电军动手,让广西兵做即可。他负责追着丁列的屁股揍。一路追击到马江江畔,丁列钻进清化城里,西、南的安南军全都赶往清化汇合,安南军暴增到51万人。黎思诚宣布迁都清化。清化也做过安南首都的,就相当于大明的南京。夏埙驻守在河北岸的边山,和清化遥遥相望。之所以停止渡河。因为紫电军发生疫病,鞑靼骑兵不适应气候拉肚子,军中带足医者,正在边山治疗,没有酿成瘟疫。一路追击,丁列从17万大军,暴跌到14万。战死七千人,丢了一万三千人,有一万人投降大明。广西军正在不封刀的屠杀。整个安南中部,犹如修罗地狱。方瑛也率精锐南下,驻扎在马江上游回春。试图过河,安南军半渡击之,击退了方瑛的先遣部队。方瑛并不在意,他不断派兵渡河。以强势姿态过河。然而,安南军在马江南岸设下陷阱,五十余万大军摆开大阵,杀得方瑛大败。方瑛被迫返回回春。“此战不可力敌。”徐正建言献策:“兵不在多,安南军若只有十几万,反而能和我军势均力敌。”“如今他们有五十多万人,必然分成各个派系。”“人心乱了,兵力再多也没用。”“我们要等,等待机会,定能各个击破。”方瑛虽败,也就丢下两三千尸体罢了。他三十万大军南下,如今损失也就五千多人,战果却是喜人的。反倒是紫电军,多少有点窝囊,没打出名头,怕是下一个月发军饷的时候,中枢有的闹的。“而且,安南做主的是丁列,而非安南王,必然有人不服丁列的发号施令。”徐正道:“咱们只要静待机会,一定能找出破绽。”方瑛请夏埙来商讨,如何南下。夏埙骑快马过来。“总督大人,这仗怕是要进入僵持期了。”夏埙认为,此时南下,是徒耗兵力,不如见好就收。“陛下严旨,今年务必收复交趾。”方瑛也清楚,安南军南下并未受到多少损失,三万人,对安南军来说九牛一毛。“只能向陛下禀明,暂时不可力敌,陛下不会怪罪我们的。”夏埙直言不讳:“南和侯,我军当迅速消化交趾北部,大肆移入汉民进来,尽快恢复秩序。”屠杀令,要持续一个月。广西狼兵撒出去二十万,所有缴获归狼兵,但严禁自相残杀,自相残杀者诛族。如果不给缴获,让狼兵屠杀,傻子才去杀人呢。狼兵也惜命,谁愿意冒着被杀的风险去杀人啊,这样屠杀,不就是为了钱吗?大明在这一点上,特别讲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