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玄幻魔法>大明景泰:朕就是千古仁君> 第253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产,逼缴认罪银,士族闻风丧胆!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3章 金忠出匣,分大族,析其产,逼缴认罪银,士族闻风丧胆!(5 / 9)

忽然!

他把茶杯狠狠砸在余允徕的脑袋上。

啪嚓一声,鲜血迸溅。

余允徕连叫都不敢叫,只能忍着剧痛,咬着牙:“余家犯了律法,做了海上的生意!”

“做了多少年?获利多少,全都一五一十的说出来!”

关键还有人在记。

余家的口碑彻底崩了。

余允徕看着稳坐钓鱼台的金忠,忽然明白了,真假银案,就是金忠炮制出来的。

目的是迷惑江西本地士绅。

让士绅们以为,金忠还被困在鄱阳城,在破案之前,是无法离开鄱阳城的。

谁能想到,金忠悄无声息地离开了鄱阳城,来到上饶。

拿铅山纸开刀!

江西最富裕的几个地方,景德镇,铅山纸。

先抄了景德镇,下一步就是铅山纸。

可想明白的余允徕,也知道晚了。

金忠的屠刀,随时都能落下。

江西会有人造反吗?

不会的,因为没有准备。

而且杨信不停在剿匪,过年都没有停止,江西匪患再多,也架不住这么剿啊。

关键这些土匪,都是世家大族供养的。

杨信断了他们的触角。

还造个屁反了。

若鼓动造纸工人造反,损失的是他们四大家族,而不是中枢!

这些都是他们的私产!

所以金忠抓住了一个好时机。

“做了三十几个年头了,每年获利几十万两白银。”余允徕不敢隐瞒,也不敢多说,说个中位数。

“就算一年三十万两,三十年也有一千万两了吧?”

金忠问:“中枢罚没四百万两,多吗?”

余允徕磕头:“陛下宽宥,陛下隆恩,余家愿以死相报!”

“现在想着报恩了?”

“你弟弟余允徽数次拒绝江西布政司征辟,怎么不想着报恩呢?”

金忠冷笑:“哼,这回想报恩也不用了。”

“他就算想入仕,也不可能了!”

“罪臣之族,如何当官?”

“大人饶命啊大人饶命!”余允徕磕头。

顾不得什么颜面了。

只求金忠能高抬贵手,索取些钱财是可以的,但不要断了余家的文脉啊。

一旦背上罪臣的名声,余家就彻底毁了。

金忠不言语。

“余家愿意将全部家资奉上,求陛下开恩,求金提督饶命啊!”余允徕磕头求饶。

金忠摆摆手:“中枢又不是强盗,对你家的家财,毫无兴趣。”

“认罪银,就是认罪银,罚了,也就过去了。”

“念在你余允徕认罪态度良好的份上,本督可以向皇爷为你求情。”

“这样吧,余家拆分成两脉。”

“一脉移入湖南,一脉移入广西。”

“家产分半,彼此各立一宗,江西再无余氏!”

余允徕惊呼。

余家的根在江西啊,自余家高祖起,在江西已经上千年了。

离开故土的余家,还是余家吗?

“和抄家灭族比起来,哪个更好呢?”金忠问。

余允徕痴痴而笑,重重磕头:“谢金提督开恩,余家愿意搬走。”

除了听话,他没有别的选择了。

金忠对他的态度很满意。

“你余家不愿出仕,中枢也不会为难你们的。”

“而且,此次也算尔等心中尊崇陛下。”

“本督会为你余家上书,请陛下允准你余家,在湖南、广西开设学宫,教书育人!”

金忠给他开出一个优质条件。

皇帝需要文人教书育人,需要文人去教化土人,余家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余家和陈家不一样。

陈家从一个官员家族,转变成了半文半商的家族,而且商业偏多。

但余家却是个地道的文人家族,其家人虽不出仕,却在本地推广教育,教书育人。

余允徕眸现精光,讶异地看着金忠:“大人,陛下能允准吗?”

“就得看你忠不忠心了。”

若能去广西和湖南开宗立派,余家离开了江西,未尝不是好事呢。

江西钟灵荟萃,可以说内卷到了极致。

考取进士的难度,堪称全国最大的省份。

而且,读书人遍布整个江西,整个江西的士人,是天下最多的。

想在江西出头,那真是难之有难。

可如果换个地方,去了广西或者湖南,那么就从凤尾变成了寄头,未尝不是好事。

只是造纸技术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