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就因为陈寒给他们找了另外一条路。
天下读书人不知凡几,科举考中者寥寥可数。
能多一条路,就相当于给这些寒窗苦读数十年的读书人的人生多了一种选择,那可是大恩人。
毕竟三年一届的科场考试,不是什么人都能等得起的。
即便是从底层官员做起。
进了这个门槛才能有机会往上面爬不是?
所以这读书人不仅没有对陈寒有丁点的厌恶,反倒和其他的读书人一样翘首以盼,等待着要看一看陈寒的庐山真面目。
三个人听到那读书人的反应之后,走到边上一边去。
晋王对周王说道,“看起来你预测的有问题,读书人没有都厌恶陈寒,反倒觉得陈寒给他们多谋了一条生路。”
周王抓了抓后脑勺:“不应该呀,按理来说读书人应该恨他,恨得入骨才是,怎么会感激他呢?”
燕王在边上小声说道:“老五啊,你果然是落伍了,你以为现在的读书人还是之前赤胆忠肠的那些读书人?
还是那些儒家的弟子吗?
其实非也!
他们早就已经将读书视作晋升的途径而已!
你以为他们真的就乐意在那书斋当中,寒来暑往数十载?
其实那苦得很,无非是想要当官而已。
如此的功利心态,早就已经忘记了读书人兼济天下的根本。
当然这也无可厚非,大明王朝一下子提高了读书人如此多待遇,他们还不得拼了命?”
周王听完四哥的话之后,这才点头,“四哥,你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我也是现在才终于想透这一点,以前的读书人多少还自觉自己有身份上的骄傲感。
现在却不是,真正能够骄傲的读书人,都是那些当了官的。
咱们大明虽然比隋唐已经晚了将近八百年,可是隋唐乃至两宋,他们科举考试录取的名额都要比咱们大明少得多的多。
所以咱们现在的读书人早就已经变味了,难怪陈寒这么折腾,还能让读书人认为他还不错,说到底还是骨气没了。”
燕王再一次说道:“骨气?你要明白,孔家都那副德性了见谁跪谁,还想让天下人有骨气,简直开玩笑。
为何陈寒要急着将孔家给打掉,无非就因为孔家把读书人的风气给带坏了。
连孔家圣人后裔见到异族都能把膝盖跪下去,他们这些读书人有何不可?
所以呀,打掉孔家我是支持的,陈寒做得对。”
正说着话,就有人大喊:“来了!来了!看看,来了!”
这么一喊,不少百姓都踮起脚来往城门外看去。
只见的城门外,陈寒乘坐的官船已经在码头上停了下来。
陈寒站在甲板上,看着城门口,除了官员们来迎接自己,更可看到老百姓自发地站在道路两边,殷切地期待着。
陈寒看到了夏元吉以及内阁十一人,礼部尚书凌汉,还有江都郡主。
礼部尚书凌汉此时表情相当的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