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系灵性。
并在这连续的切换、触类旁通的体验之中,在施展水遁术、土遁术、玄铁术之时,渐渐与炼器炉中的金系灵性产生了呼应。
……
十一月二十三日,清晨。
修为进度+20,筑基八层350/1000.
结束闭关后,花了点时间将其他杂务处理了一遍,孟周便再次沉浸式的扎入池塘水底,融入其中。
时间缓缓流失,从十一月下旬来到十二月上旬。
十二月初九这天,当孟周悠闲的在雅舍中饮完最后一口灵茶,再次水遁化入池塘水底。
当他再一次贴在炼器炉底腹,下一刻,毫无滞碍的,他的身形从水环境中消失。
这片池塘水域,再也捕捉不到他的任何气息。
唯有那口自从掷入水底,便一动不动的炼器炉一足某区域,有一点细不可查的异样气息存在。
下一刻,这点异样气息也从这口炼器炉上消失。
只不过,雅舍前那口炼丹炉的炉沿之上,忽有一点异样气息出现。
紧接着,这缕气息便消失不见,当其再出现时,已在一枚银锭之上。
而后,这点异样气息就在遍布庭院的各种金属器物之上极速流窜,飘忽无踪,游离不定。
忽然,这异样气息停留在那柄一阶极品法剑的剑把之上。
然后,气息陡然一盛,一个人影仿佛从剑中走了出来。
孟周查看技能栏中,终于又有了一项未曾修炼到圆满的技能。
“金遁术50/750”
“升级难度居然比土遁、水遁、木遁都难!”
虽然,金遁术的掌握过程要曲折一些,以他现在的积累,居然还用了这么久的时间才堪堪入门。
但这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他对诸系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相较于水、土、木三系,他对金系本来就比较迟钝。
真要说来,他真心不觉得金遁术比土遁术、水遁术更牛逼。
各有各擅长的领域,并不能做如此简单粗暴的比较。
孟周不由得想起了很久以前心中就有过的一个推测,即一种法门,一条道路,走的人越少,便越难走,付出的代价也会更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条路的终点一定就更好。
这一次的金遁术,倒是让他对这个念头再次“复习”了一遍,往深处琢磨,他心中总会有种怪异之感。
仔细想了想之后,他才知道,这种怪异感从何而来。
他们这群“求道人”,就像是行走在一片荒原之上。
有的地方有路,有的地方没路。
有路的地方更好走,没路的地方更难走。
而一条路走的人越多,就越好走,反之,便越难走。
孟周想到了一句名言“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居然分外合适。
那么,按照这套逻辑,那在更早以前呢?
在第一条路都没有出现之前呢?
岂不就是一片茫茫荒原!
现在的路,全都是被人走出来的。
这些发现,似乎都很寻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这里面却潜藏着一个与当下修行界主流观念完全相悖的推论。
主流观念是什么?
修行者求道,一定是先有一个正确的目标,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向前走,向上走。
大道,宛如屹立在远处的高山,宛如天空的烈日。
那理所当然是所有修行者都要追求的“道标”。
不明白这一点,就无所谓求道。
便是强求,也只是瞎求。
可按照孟周心中冒出的这个念头,“道”是不存在的。
就如那最初的最初,茫茫的荒野。
并不存在一个先定的目标。
随着一代代修行人不断的试错,不断的行走,一条蜿蜒的、绵长的路开始在一代代修行人的接力下诞生。
“道”也因此渐渐诞生。
“世间本无‘道’,走的人多了,便有了‘道’。”
“‘道’不在天上,不在远处,而就在脚下。”
“路就是‘道’。”
孟周心中生出一个个足以粉碎此界修士三观的、大逆不道的念头。
其实,单从金遁术与其他几种遁术的升级经验差异,是不足以支撑起这样的推论的。
他这与其说是推论,不如说是半推半猜半联想。
这个在此界修士看来大逆不道的念头,在他这却没有一点不适感,反而感觉与他的修炼经历异常的契合。
没有此界大道观念束缚的他,在练气境就完成了一阶炼体法的自创,更是为自己构建出了以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