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武侠修真>康乾盛世,我吃定了!> 第496章 清田移民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6章 清田移民(1 / 2)

建武开关,漠南、辽东、漠北诸部封贡。

史书上大概会这般评价。

开年过后,除漠南、辽东、广南这些新复之地由于地广人稀,形势复杂以外,全国范围内都开始了大规模的清查田亩,再造黄册(户籍)。

这并非朱怡炅心血来潮,而是时间上差不多了。

大明新朝开国也快有十年了,虽然一直都有统计各省人口户籍,但都没有真正大规模全国范围内的统计编户。

前明从老朱清查田亩,重造户籍黄册开始,后世一直都是保持着十年一次全国范围人口土地普查。

直到太宗皇帝连年对外征战,忽视了国家内政,十年一查的祖制才逐渐崩坏。

对了,大明宝钞同样也是明太宗时期玩崩的,因为打仗没钱,所以太宗为了搞钱,过度超发了大量宝钞,致使宝钞比预期的还要迅速贬值。

到了弘治中兴,宝钞制度基本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明太宗的远迈汉唐,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大,不仅牺牲了朝廷中枢对基层的控制力,还严重削弱了藏地、交趾等边疆地区的军事影响力。

可以说,明太宗时期对于各大边疆都司的统治,基本全是靠着太宗皇帝的个人威望,光是兀良哈卫就前后复叛了四次,直到太宗驾崩,兀良哈彻底投入蒙古怀抱。

说个有意思的,被后世统传宠幸万奶妈子的成化帝,成化十五年大明人口在册7000万,而到了正德元年,大明人口在册仅4600万了。

短短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大明人口少了三分之一。这里面不仅没有天灾兵祸,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弘治中兴。

好家伙,弘治中兴,平均每天死一万人,而且二十五年赋税永恒不变,不管人多人少,永远八百万两。

好一个薄税养民!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成化年间大明人口虽呈增长趋势,但土地却比之明初老朱清查的八亿亩,足足缩水了一半。直到弘治中兴,才重新恢复到八亿亩,到了正德元年,再次降到四亿亩。

就突出一个波动起伏,叹为观止。

朱怡炅自然不可能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至少自己还活着的时候肯定不行。

作为开国皇帝,只要他金口一开,说一句清查田亩,再造户籍黄册。地方官吏和士绅地主,没人敢随意挑衅皇帝的权威。

而且,这也是开国几代君主才有的特权,到了王朝后期,朝廷中枢控制力减弱,便是皇帝再如何强硬,要想清田也必定困难重重。

朱怡炅现在便是提前定下祖制章程,具体如何发展就不关他的事了。

随着清田圣旨下达,全国官吏都开始忙活了起来,而且无人敢敷衍了事,前年才刚刚大兴文字狱和清查贪腐。

今年的全国清田不仅是皇帝圣旨,还有都察院的巡查官员到各地监督,据说背地里还有锦衣卫在随机暗访抽查,这要是谁敢徇私枉法,到时候主犯砍脑袋,全族都得在黑龙江、漠南、广南三抽一流放,情节严重的甚至三族的都要流放。

一时间,全国各地,每天都有官吏、士绅落马被抓。

大明新朝开国已有十年,就算皇帝坚持反腐,该腐化的时间长了,终究还是会腐化。

就连那些曾经跟随皇帝起兵的从龙老臣,长期升不上去,年纪又日渐增长,也会想着铤而走险。毕竟荣华已经捞不到,那富贵总得在手。

这是人性使然,杜绝不了的。

倒是黑龙江都司多了不少流放人口,那里太过偏远苦寒,现在全靠贪官流犯来充实地方汉民。

而这些贪官流犯运气也算相当不错,毕竟流放到了这等无地百姓都不愿去的苦寒之地,朝廷肯定不可能压榨他们。反而还得让他们不会饿死冻死,甚至还要分配土著女子为妻,好让汉民人口在黑龙江都司能够快速繁衍壮大。

不仅是黑龙江都司要移民,漠南都司、云中都司诸地,朝廷都要不断移民过去。

今年应该是不太可能打大仗了,充其量就是在云中都司小打小闹。而且福建海师也要出兵,与英国人一起,前往收复荷兰控制下的旧港。

户部尚书陈济,年年都在上奏叫苦。

因为国库赋税虽然年年都在稳步增长,但却完全存不下来钱粮,不是要对外动兵打仗,就是往新占之地移民垦荒。

这些都是钱粮消耗大头,但偏偏还不能不做,朝廷每次对外用兵基本都是皇帝钦定,而且理由充分,内阁都不能封驳。

至于移民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自北宋末年到清朝中期,凡中枢朝廷其实一直都在往边疆移民垦荒。

至后世,山西的洪洞(tong)县,还留了一个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那里就是明初的移民中转站。凡全球有华人的地区,基本都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

传说,解手一词也是诞生于洪洞大槐树下,意为防止移民逃跑,所以都用绳子绑着,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