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和三弟妹是不是又拣回人来了,我感觉爹回来的时候那个筐可不轻……”钱慧琴道。
刘三妹道,“不太清楚,那个筐里我也觉得有东西。”
“我就知道……”钱慧琴一副你看我多慧眼如炬的模样。
“不行啊,三弟妹往回捡人的毛病得改一改。”
“照这种拣法,我们周家有多少粮食给他们吃。”
何况那个喜大夫在养病的时候可不止只吃粮食,还吃肉蛋,吃的比他们还好。
“喜大夫是为了给三弟治病,三弟的病如果能治好那才是省了很多银子。”刘三妹说道,“你没听娘说吗?喜大大是京城名医,是我们平时请都请不到,这是我们运气好。”
“你算算,如果我们带着三弟去京城治病,那得花多少银子,吃点东西,那才花多少银子。”
钱慧琴撇撇嘴,“好好,你是大嫂,你厉害,我就是说说,好像只有我不疼三弟似的。”
“只是不知道又拣回一个什么样的人来,一会儿你进去送水的时候看一眼出来告诉我,娘指定不让我进去。”
刘三妹道,“水烧好了你给娘端进去不就行了。”
钱慧琴果断摇摇头,“我可不去,我怕娘训我。”
刘三妹瞪了她一眼,“你是担心娘让你干更多的活儿吧。”
钱慧琴板着脸,“大嫂,我在你心中就是这样的人吗?”
刘三妹很认真的点点头,“就是……”
钱慧琴也不恼,笑着挽住刘三妹的手臂。
“大嫂,我们是最好的妯娌,你可不能这样污蔑我。”
刘三妹懒得再与她说什么,她这个弟妹又懒又爱占小便宜,还脸皮厚。
喜大夫被安容请进了张氏他们的正屋。
喜大夫看到张氏床上躺着一个奄奄一息的小男孩,顿时明白,伸手搭在了男孩的手腕上。
看着这个病弱的男孩,他有一种同病相怜、惺惺相惜的感觉。
终于在周家寄人篱下的不只有他一个了。
他顿时也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