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以草民买的这制造烈酒的物件为实验如何?若是这物件能让我张家酒楼的收入比以往翻一番,那王爷所言便十足可信。彼时,我等考虑加入商会之事,也更有信心。”吴三郎清楚,如果商会建立起来,有一个王爷在背后撑腰,将会是多么大的好处。
“既然如此,就以吴三郎的酒楼为参考,且等一个月后,看成效如何。”
一顿饭过去,几人商定下商会事宜,江烛染送走三家商户的当家人,踏着月光走回了书房。
扶霜在一旁磨墨,江烛染提笔在宣纸上写写画画。
书房一时安静。
江烛染抬头的时候,正巧对上扶霜看过来的目光。
看她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江烛染笑道,“看你这般,是有话要说?”
“奴婢有一事不明。”
“说来听听。”
扶霜自打跟着江烛染起,越发觉得眼前的主子与外头传言的大不相同,但她跟的时间越久,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江烛染对身边的仆婢们虽然要求严格,但总是不吝赐教。
“奴婢以为,既然要建商户,去拉拢那些家底丰厚的大商户加入商会,会更早见到成效,王爷为何舍弃大商户,反而寻那些中等商户做交易?”
“大商户之所以家底丰厚,是因为她们的人脉更广,也就是说,她们接触到官员的几率会更大,皇帝没有反对官商之间的贸易往来,所以长此以往,大商户与官员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
江烛染抬笔沾了沾墨水,“倘若让大商户加入商会,不仅要花费不少时间对每个大商户的背景以及她们与官员的关系做调查,还要防止她们在商会运转的过程中动了私心,出卖商会的利益和原来有联系的官员继续交易。”
“到那个时候,本王不仅要管理商户之间的运转,还要插手商户与官员之间的事情。”
更何况,这些王爷以及皇帝的子女之中有不少私下隐藏经营的商业,如果毫不防备,到时候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
江烛染的人生信条之一,就是在尽可能避免麻烦的基础上,多多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