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因此怠慢了有道仙真,耽误了求雨时辰,才上负皇恩,下亏黎民。”
柳宗元不假思索道。
“本官也正有此意。”
“王福,头前引路,领我等前去,请那道长登坛求雨。”
听到此话,韩愈大笑了声,就对王福吩咐道。
“草民遵旨。”
王福忙回道。
很快,那韩愈就命群臣整理衣冠,随他前去,请道长登坛。
对此,一些大臣虽说心中不满,但韩愈毕竟奉了圣旨,连他也当起了表率,若是推辞,实在说不过去。
毕竟,回头此事若传到宫中去,免不了被皇上定个求雨不诚之罪。
无奈之下,群臣只得照办,跟了韩愈三人出了东门,一步一拜,往石桥那里走去。
如此动静,自然引来了那南坛,左右坊市百姓的注意。
“老爷们,这是作甚?”
“求雨不该向天上的仙人磕头吗?”
“怎么径直往外头拜去?”
“听说石桥里来了一道人,说扬手是风,合手是雪,只有韩老爷领着百官前来,他才肯上南坛求雨!”
“如此大的排场,若真的求得雨雪来,是长安之幸。”
“若求雨不利,怕是难逃一死!”
“走,大家快去石桥瞧个热闹!”
“……”
众人见此情形,议论纷纷,哗然不已。
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一会儿功夫,南坛几家坊市百姓已全晓得了。
并且这种传闻,很快在长安城里蔓延……
彼时,石桥旁,已是人满为患。
反观韩湘子,依旧闲坐一角,面不改色。
直到前方,走来韩愈等群臣的身影来,他眸光才有了一丝波澜。
望着那双鬓华发渐生,身形略显佝偻的韩愈,韩湘子心中轻叹:
“几载不见,想不到叔祖是愈加老了,也不知道这几年,叔祖过的如何……”
一念及此,韩湘子心情猛地沉重了许多。
但很快,他就释然下去。
这边,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三人率领百官一步一拜出了东门,约莫一炷香功法,就快走到那石桥旁。
果如王福所说,有一道人在此。
只不过……
让韩愈等人没有料到的是,那道人看上去平常极了,既无经天纬地之貌,也如仙风道骨之姿。
怎么看,就觉得与想象之中的有道仙真是大相径庭。
这样的人,真的可以求来雨雪吗?
一时之间,群臣心中生疑。
但事已至此,别无他法。
只得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多时,韩愈一步一拜,来到韩湘子跟前。
“列为大人,贫道稽首了。”
见状,韩湘子站了起来,看向众人,稽首行礼。
不多时,韩愈低下头来,俯身请道:
“仙师,我等百官一步一拜来到此间,还望仙师怜众生之苦,旱情之切,上坛求雨。”
“无妨,尔等大人既已一步一拜来此请贫道登坛,我自然是要上去。”
韩湘子淡笑道。
话落,众百官这才安心些。
那韩愈便问道:
“那不知,道长几时可求来雨雪?”
“贫道今日上得坛时,便能求来雨雪。”
韩湘子不假思索道。
闻言,韩愈神色一松,忙道:
“今玄门二十四样祷物皆备,不知道长要哪些?”
“无需他物尔。”
韩湘子摇了摇头道。
言罢。
群臣神情一愣,有些难以置信看向那韩湘子。
以往钦天监的道人求雨,少说也得要些祭祀之物,杀牛烹羊,是应有之礼。
除此之外,诸如令牌,法器,香案,金铃……,也得准备妥当。
眼下这道人倒好,什么也不需要,那怎么求雨?
思虑间,不少人已觉这道人是假货。
哪怕不是假货,也是故弄玄虚之辈。
“那……那就以道长之言。”
韩湘子此话,也把韩愈闪了一下。
他怔在当场,片刻后才言道。
说完,就让出路来,示意韩湘子先行。
对此,韩湘子二话没说,一路行行然,走到南坛那祭场之上。
始一登坛,韩湘子就察觉到了那四周射来的目光。
那些目光来自百官们,来自围在此处的百姓们,亦或是看护在此的将士们。
其中,观望者有之、哂笑者有之、不屑者有之……
当然,不乏也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