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一别,即是永恒。
杨嗣昌把襄阳定为自己的大本营,他去做的
坐在下面的左良玉内心十分紧张,放跑张献忠他也有责任。而且,他刚打了一场败仗,无论如何是逃不掉的。
逃不掉的左良玉,最终还是逃掉了。杨嗣昌不仅没有处理他,还送给他一样东西——平贼将军印。
这是杨嗣昌在出发之前,专门找到崇祯皇帝,给左良玉要的。
杨嗣昌是个明白人,自己毕竟是个文官,上阵杀敌实在有点勉强。
虽说左良玉刚吃了败仗,但数了数手底下的人,最能打的也就是他了,所以别人可以用上大棒,左良玉只能给胡萝卜。
吃了胡萝卜的左良玉很激动,立即表示,愿意跟着杨大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而此时的张献忠听说杨嗣昌来了,立即决定整顿兵马——跑路。他很清楚,熊大人是个熊人,杨大人却是来跟自己拼命的。
张献忠充分发挥了流寇的特长,善于逃跑,靠着一双铁脚板,硬是把杨嗣昌的剿匪大军拖的死去活来。
此时,新任的兵部右侍郎、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传檄要副将贺人龙、李国奇等从西安出兵一同围剿张献忠部。
不料,李国奇的队伍到略阳时因饷银不足,士兵起哄,抢劫了瑞王的田租。李国奇当时已提升为陕西总兵官,却因此事被免去新职,而郑崇俭也因之被贬官一级。
不管怎么说,这时朝廷还能能打的兵力,除了洪承畴统领的关宁军,崇祯全部都交给了杨嗣昌,就看他能不能力挽狂澜了。
这也充分暴露了崇祯帝的性格,对他信任的人那是无条件的信任,什么都给。但是只要短期没有达成崇祯帝的期望,就立即下旨严惩,轻则罢官,重则人头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