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部分,林峰介绍了振明军兄官员的待遇,除了正常的俸禄之外,表现优异者还可以获得振明集团的股份,真正成为振明系中的主人。
而且在振明军中,只要是为国为民而死,都可以进入即将建设的振明英烈祠,永享后人的香火供奉。
还别说,古人对身后之名是尤为看重的,听到振明军如此重视牺牲烈士的身后之事,给与如此高的待遇,众人的劲头都得到了极大激发。
这是振明军安排的
十天的培训即将结束前,林峰又召集了苏顺年和林家康,共同商议几个重要岗位的安排问题。
“当前这期预备官员速成班即将结束,我们终于有了一批能用的民政官员,下面我们议一下几个主要岗位的安排,特别是州县的主官。”林峰率先说道。
“大人,现在我兼着葭州的民政事务确实忙不过来,您得赶紧把葭州知州给配上。”苏顺年立即建议道。
“那你说说可以配谁啊?”林峰问道。
“我觉得冯子明、张英杰两位大人都合适的。”苏顺年推荐道。
林峰这几天也一直在考虑几个州衙主官的配备,就任知州必须得有一定的资历,否则很难服众。
冯子明原来是太原府的推官,张英杰是葭州的同知,资历肯定是够的。从能力和信任程度来看,肯定是冯子明要排在前面。
林峰对张英杰比较了解,他是个典型的大明官僚,政务比较熟悉,但缺少为民担当的情怀,以前也经常贪一点。所以还得把他放在眼皮子底下,加强经常性的监管。
林峰考虑清楚后就说道:“那就让张英杰任葭州知州吧,他当同知也有一段时间了,情况也熟悉,在我们攻占葭州的过程中,也作出了贡献,该褒奖还得褒奖。
而且放在我们总督府跟前,也便于监管,防止出点什么幺蛾子。
至于冯子明,就让他去担任新打下的绥德州知州,他只要肯干了,忠诚度应该没问题,再选一个熟悉我们振明军情况的老人给他当副手。”
“大人所虑甚好,我等没有异议。其他几个县城的知县呢?”苏顺年接着问道。
“临县就让蒋银先干着吧,吴堡由这次新招的举人孙正楠去任知县,米脂还没有太合适的人选先空着,你们民政司派个人先去主持一下。
北线那边,河曲让李伯深担任知县,保德州先由王勤兼着,那边比较是跟官军对峙的前线,一切服从打仗的需要。”林峰接着安排道。
“明白,我们立即安排!”
“另外,让这次考试中表现突出的临县户房司吏唐超、绥德州的秀才刘洪亮、葭州商户之子方瑜等几人,先到民政司任职学习。”林峰接着交代道。
“这太好了,我们民政司现在非常缺人。”苏顺年高兴道。
“其他被选中的人,都酌情安排道各司或州县去实习吧。家康你们秘书司抓紧起早这些人任职的通知,并做好存档记录。”林峰吩咐道。
“明白!”林家康领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