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犬子和徒儿接过来?”
俞大猷、戚继光、纯阳子相视一眼,都露出了笑意,俞大猷调侃:
“东壁啊,你就是太忠厚,当时我等迁徙家眷和几百童子时若提出来,说不定他们已在福江岛了。”
“说的是,是李某迂腐了。”李时珍边苦笑,边向汪修齐解释:
“家父李言闻、犬子李建元、徒儿庞鹿门三人在医学、药学和药草培育方面各有所长,如果他们能来相助,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汪修齐眼睛一亮,这是要把身家性命都放在五岛了啊,他连忙点头:
“可以,这个事情我来安排,另外,是否要把女眷和其他人也带上。”
“这,可以吗?”李时珍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又摇头:
“蕲州路途遥远,大明海禁又如此之严,能带几人出来已是不易,还是不麻烦了。”
“不麻烦,只要李先生修书一封,本世子定把你全家接来团圆。”说这话,汪修齐还是有底气的,八万多流民他都接回来了,何况是十几二十个家眷。
“好,明日我便修书,一切劳烦殿下了。”李时珍面带喜色,朝汪修齐躬身抱拳。
汪修齐摆了摆手,岔开话题说道:
“此次归来,我带回不少药草和一些朝鲜国的医学典籍,有空时,李先生自己来取。”
听到这个,一向淡泊名利的李时珍却是眼睛发亮,他目光灼灼地盯着汪修齐:
“李某现在就有空,要不去看看?”
众人顿时大笑,徐渭调侃着点评道:
“志辅(俞大猷)是武痴、东壁是药痴、元敬是兵痴,我五岛之地竟都是些痴人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