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历史军事>明朝的覆灭> 第十二章 重新启用熊廷弼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重新启用熊廷弼(1 / 2)

熊廷弼到辽东的时候,开原和铁岭都丢了。而明朝仅剩下的两座城辽阳和沈阳,几乎是两座空城。

熊廷弼到这里的第一件事,是去找了个人。名将李成梁的第三子——李如桢。他的哥哥李如柏刚刚在萨尔浒大败而归。

李如桢当时是铁岭的守将,后金军打铁岭的时候,他却一直待在沈阳。而且在铁岭被后金军队攻打的时候,他也坐视不管,不派兵增援。

所以,熊廷弼来的目的很简单,让李如桢走人。但是李如桢毕竟是总兵,不能说罢免就罢免。但是熊廷弼的脾气太暴躁了,李总兵当即就走人了,后来还遭到了熊廷弼的弹劾,最后被关入狱,判处死刑(后改充军)。

到此,李成梁的家族中,除了在朝鲜打倭寇李如松以外,几乎都没落得好下场。

熊廷弼把总兵给罢免了,底下人都明白了,这个新到的领导确实很熊。接下来,熊廷弼做出了一个决定,更加印证了手下的猜想——去抚顺。

李永芳开城投降的那座城池就是抚顺,现在已经是努尔哈赤的地盘了。这个时候去抚顺,不就是相当于送死去了吗?

于是有人就说了,抚顺太危险,您不能这个时候去。

熊廷弼说,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他努尔哈赤认定我不敢去,所以我现在去,反而不会出事。

手下人彻底懵了,看这位领导太过执拗,也劝不动,就不再多说。熊廷弼带着几个人就到了抚顺。

熊廷弼站在城门下头,对着手下人发号施令,命令很简单——吹号角。

随行的几个人不敢不吹,毕竟是军令,而且是熊廷弼亲自下达的。只能吹起了号角。后金军这边却纹丝不动,也没出城,一点动静也没有。熊廷弼这才大摇大摆的回了家。

努尔哈赤过了几天知道这事了,非常恼火。旁边的李永芳告诉他,这熊廷弼可不好惹。

努尔哈赤不屑一顾,辽东的局势都这么烂了,何须提防一个小小的经略呢?

李永芳回答说,这个人可以把局势给挽救回来。

事实证明,李永芳看的还是很准的。熊廷弼驻守辽东以来,努尔哈赤十分消停。他严防死守,把辽东守的固若金汤我接滴水不漏。而努尔哈赤呢,只能打游击,时不时抢个劫。

所以努尔哈赤给熊廷弼取了个外号——熊蛮子。

不愧是熟读《水浒传》的人,这《水浒传》里头外号可多了去了,虽然多,但是每个外号取得都很精辟。熊蛮子这个外号取得也很不错,野蛮鲁莽性格不咋地。

不光努尔哈赤讨厌熊廷弼,朝廷里头的人也讨厌熊廷弼。因为他鲁莽的性格,说话又口无遮拦,经常得罪人。

可是当时的皇帝万历很支持熊廷弼,所以也没怎样。可是好景不长,第二年万历就驾崩了。新上任的朱常洛,在面对言官的不断弹劾中,做出了让熊廷弼回家听勘的决定。不过熊廷弼以后还是会回来的。

杨镐走了,熊廷弼接任。熊廷弼走了,也没有人接任。来的人叫袁应泰,但是他有个致命的问题——不会打仗。

不过从客观方面来讲,袁应泰的确是个好官。

袁应泰在边疆的时候发现,辽东不仅有后金军和明朝的部队,还分散着许多的蒙古部落,时值饥荒年代,好多人都向大明求助。

袁应泰很善良,为什么不放饥民进来呢?于是他把这些人都安置在了辽阳沈阳这两个辽东重镇,

当然原因袁应泰存在一点私心的。毕竟蒙古部落的饥民数量庞大,如果能安抚好了,日后抗击后金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一个月以后,努尔哈赤又来了。这回打沈阳,按照以往的打法,先安排奸细,然后里应外合。这回倒好,都不用派奸细进城,袁应泰收的这批人里面,有好多自己的人。

在蒙古奸细的配合下,里应外合,大明再次丢失了沈阳。这一战损失也很惨重,总兵贺世贤,尤世功全部战死,并且据说大明这边的军民被屠杀的多达七万余人。

八天以后,努尔哈赤继续打,这回的目标是辽阳。还是老招数,由蒙古奸细里应外合。加上努尔哈赤的六万骑兵,后金军乘虚而入,大明又丢失了辽阳。

袁应泰或许是一个好官,但他不适合当辽东的官。眼看城池陷落,他选择了自缢而死。

辽阳失守,代表着辽东全境都成了后金军队的地盘了。

这时候朝廷内部有人意识到了问题,于是有人说了:

使熊廷弼在辽,当不至此。

这时候的皇帝也换了,天启皇帝继位。他看见有朝臣这么说了,也就坡下驴,说熊廷弼不过只守了辽东一年,也没有什么过错嘛。而一换成袁应泰就一败涂地,当时提出罢免熊廷弼的人,就应该把他直接送给敌人。

天启元年六月,皇帝重新启用了熊廷弼,他再次出任了辽东的经略。

上次来的时候局势是“逆风”,这次来的时候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