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了女冠牡丹,还有皇嗣武旦。
因为武旦出言犯上,武则天勒令他回宫之前面壁思过,无事不得外出,更不得随意见人。
武旦欣然领命,面色如常,当即叩拜谢恩,随侍卫回了自己寝殿。
这些年,他早就习惯了失去自由,只要牡丹寻得一个好去处,他被禁闭再久,也心甘情愿。
而冬官侍郎薛林远,因为他外出公干,也算躲过一劫。
其他诸人,一概不予追究。
至于周真人,没有人敢再提一句……
尘埃落定,已是亥时。
武则天十分疲惫,遣散了众人准备安寝。
武攸绪和武三思一起走出大殿,小声商议着明日送牡丹离开的事情……
就在这时,有侍女低声惊呼。
“快看,飞星!”
“飞星,真的是飞星,好多飞星!”
听到侍女们窃窃私语,几人连忙看向天上,但见天上一簇簇飞星滑过,由少变多,陨落如雨。
二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
此时,上官婉儿也听到了动静,赶紧出来查看。
“陛下要安寝,怎的这般喧闹?”
“上官舍人,您快看天上!”
抬头一看这满天的飞星,向来淡定的上官婉儿也是惊慌失措,面色苍白。
要知道,古人最重星象,认为卓越之人对应天上众星,而流星素来被视为不吉之兆。
如今星陨如雨,不是圣人有难、皇权凋敝,就是社稷不安、兵戎四起……
加上如今正是封禅大典的敏感时期,各种天相征兆都会让人异常紧张。
想当初,一轮血月就引起了六道血案,使得冤魂遍野,血流成河。
兹事体大,上官婉儿正在犹豫要不要禀告陛下,武则天的声音隐隐传出了。
“婉儿,外面怎么了?”
既然已经惊动了圣驾,上官婉儿也不敢隐瞒,赶紧进去回禀。
“启禀陛下,星象有异,天现飞星。”
“什么?飞星?”
武则天刚刚歇下,本来睡意朦胧,一下子就清醒了过来。
“快扶我起来。”
武则天匆忙起身,只在寝衣外面罩了裘衣,就急匆匆的往殿外走。
“陛下不可,夜深天寒,小心寒气侵体……”
武则天顾不得许多,不顾上官婉儿的阻拦,径直走到殿外。
此时,天上依旧星落如雨,武则天看着漫天流星,只觉得头晕目眩,顿时心绪大乱……
封禅大典刚过,骤然流星大作,定然不是吉兆。
看来当初周真人所言,并非危言耸听。
望着漫天飞星,武则天心中惶然,难道自己真的政德有失?
——
这一场流星雨足足持续了半刻钟,武则天一直立在殿中,面色阴沉如水。
武攸绪和武三思陪立一旁,一句话都不敢多说。
上官婉儿苦劝不动,又怕陛下感染风寒,只得让人抬来了几个大暖炉,摆放在御驾一旁……
终于,流星雨渐渐停歇,只余零星的几道白光,在夜空中一划而过。
看着星雨渐歇,武则天略略松了一口气,冷着脸厉声责问。
“天象有异,司天监何在? ”
“陛下,司天监已在殿外等候召见。不过天色已晚,陛下龙体要紧,还是明日再行……”
上官婉儿小声劝解着。
“即刻宣他进来!”
武则天说着,回了殿内,端坐在大殿之上,努力平复这惊惧之态。
正好武攸绪和武三思尚未离开,也就一起跟了进来。
上官婉儿生怕圣体有恙,赶紧吩咐侍女们挪来暖炉、衾被,将武则天暖暖和和的围拢了起来。
不一会儿,司天监战战兢兢的进了大殿,一进来就伏地请罪。
“陛下,微臣有罪,未能及时预测天相,请陛下责罚。”
“你且起来回话,待会儿请罪也不迟。今夜星陨如雨,该作何解?”
“回禀陛下,流星主兵事,使星主行事,以所出入宿占之……”
“够了,朕不要听这些废话!”
武则天登时变了脸色,司天监还未站稳,就吓得又跪了下去。
“陛下容禀,色赤红,主兵戈,过紫府,朝庭乱,微臣夜观天象,发现流星入弧星,天下恐有兵忧……”
“兵忧?可指的是西北战事?”
“陛下英明。 ”
“只是战事吗?”
武则天不相信的追问了一句。
司天监一听,立马匍匐在地。
“陛下垂统紫微,大昌黄运,只要应天顺人,必能允协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