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可就好过了,那时候可能好多人就要羡慕你们家了。你姐夫真的是没有眼光不会看人,这么聪明的小伙子错过了他以后就难找的。老五,我把话说在这里,你姐夫今后肯定是要后悔的。”
“唉!老幺,谁叫我们家太穷了,连自己的亲姐夫都看不上,那就更不要说其他的人了。那两个女娃娃虽然逗人喜欢,可我们家这种情况谁愿意呢?”
李木子家里那时候八个人吃饭,只有父亲李德中和母亲杨厚美劳动挣工分,家里还喂了生产队一头大水牛,每天有八个工分。全家人的所有粮食都是由工分换来的,工分多换的粮食就多。李德中和杨厚美虽然都是出满勤,天天在生产队劳动,加上大水牛每天八个工分挣来的粮食一家八个人吃是很艰难的。李木子五兄妹都在读书,每季开学交学费就使李德中焦头烂额了。学校老师知道李德中家里的情况,允许他欠一段时间。李德中实在没有办法想了就到破石供销社去“背力”。
那时候,破石到八庙区没有通公路,各种物资进出都需要人力背运,人们就把这种人力背运物资叫做“背力”。”
供销社的物资有限,“背力”的人又很多,往往十天半月才有物资进出,这时候就看谁先到了。李德中是生产队长,他不能丢下生产队的事情去“背力”,实在没有办法家里又特别需要用钱的时候,李德中才去“背力”。
李德中和供销社的同志关系比较好,提前给他们打声招呼说:“老石,我的几个娃娃要开学了没有钱交学费,你帮我照应一下,有货物需要背的时候你告诉我一声,我来挣点学费钱。”
供销社的老石知道李德中是个讲信用的人,他又是生产队长,如果不是遇到过不去的坎是不会来“背力”的。老石很同情李德中,每当李德中给他说的时候就高兴的应承到:“好的!老李,我给你留着,有物资运送的时候我一定通知你。”
有些人知道供销社有物资需要运送就去找老石,老石总是笑着说:“你们就不要来争了,这是我给李德中留着的。你们虽然也需要用钱,但你们比李德中家里好一些,他家五个娃娃开学要十多元的学费,他实在没有办法想,你们就让他吧!”
这些人都知道李德中的苦处就不再争了。李德中每当过不去的时候就到供销社去“背力”。
有一次农历九月间,学校开学已经一个多月了,李德中的孩子们欠学费也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李德中觉得不能再继续欠下去,就想去背几天力把五个孩子的学费钱凑齐。
这时候正是农村最忙的时候,李德中一个生产队长丢下农活去挣钱,不管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说不过去的。但不去“背力”挣钱这娃娃们的学费怎么办呢?
李德中把自己的苦处难处给副队长李德顺说:“德顺哥,我现在已经到了没有办法的时候了,五个娃娃欠学费已经一个多月了,上学的时候我给老师们都是打了招呼的,老师们都同意我欠一段时间,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学校老师虽然没有催要,但我自己觉得过意不去。可我又没有其他的挣钱门路,我只有去‘背力‘。顺德哥,我去背力你就把队上的事情照顾着。”
“兄弟,你去吧!队里的事情有我呢!”
李德中就放心大胆的去“背力”,他起早贪黑连续背了三天,已经挣了七块多钱了,再背三天就可以把钱凑齐了。哪想到第三天傍晚李德中回到家里,驻村干部方文科已经在家里恭候他多时了。
李德中见到方文科就知道情况不妙,他正要给方文科打招呼时,方文科却率先开口了,方文科笑着说:“李队长,你辛苦了!”
李德中清楚方文科这时候来的目的是什么,连忙轻轻的笑了笑说:“方同志辛苦!“唉!我那有你背力辛苦啊!李队长,你们队上的胡豆种完了吗?小麦种了吗?油菜栽了吗?板田耕完了吗?”
李德中轻轻的笑了笑说:“方同志,我这几天……”
“你这几天去挣大钱去了,找外快去了。一个共产党员生产队长,竟然不顾农忙,这个时候去背力挣钱,这合适吗?”
“方同志,我知道这个时候不合适,但我的确是没有办法啊!我这五个学生都要交学费了,可家里一分钱都没有,我是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了才去背力的……”
“你想不出办法,其他人就想得出办法了?你既然要去背力,就按照生产队搞副业交费的办法,每天给生产队交八毛钱吧!不然的话群众的意见没有办法平息。”
李德中为了不让群众说更多的话,咬牙坚持交了八毛钱,每天挣十分。这样欠学费的事情只好又去给老师说:“老师,我先交一点后面我在想办法。老师,我欠得骗不得,我一定要把学费交了的。”
李德中没有办法去“背力”挣学费钱了,只有想其他的门路。家里唯一可以换成钱的只有粮食,可粮食本来又不多,家里人均粮食没有其他人家里多,一家人的生活本来就很紧张了,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去卖。
如果不卖粮食就无法凑学费。李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