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他又有什么资格,在女孩儿梦想刚起航的时候,就给她泼上一盆冷水,掐灭她的希望呢。 那未免也太过残忍了。 所以,他只能静静地陪在女孩儿身边,默默的为她递上纸巾,和她一起经历这份伤心。 温老太太的人生阅历,要比两世为人的温言,还要丰富的多,因此在这个时候,她也比温言要更理智。 等赵婉琪哭了一会儿,稍微排解了下心里的难过,老太太便开口道: “丫头,我知道你喜欢音乐,但我还是低估了你对舞台的执着,那个评委虽然说的难听,但她……” 后面的话,老太太不忍心再说了。 “温老师,我真的不适合这个舞台吗?”赵婉琪抽噎着问。 “没有人不适合舞台。” 老太太的脸色有些复杂:“只是有的人想站到台前,要付出常人想象不到的艰难。” “有多难?” “唉,痴儿,选择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 老太太委婉的说道:“老师建议你做幕后,这样都是在向音乐的殿堂努力前行,只是所走的路不同而已。” 赵婉琪明白了老太太的意思。 沉默很久她才点了点头,似是接受了老太太的建议。 至少,当时站在她身边的两人,都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直到半个月后,温言才听老太太说,赵婉琪每天晚上都去益达广场唱歌。 听到这个消息后,温言每天放学后,都会让李依依特意绕段路,站在角落里观察着那个怯生生的女孩儿。 他是眼看着赵婉琪从广场的角落,一点点的向着人多的地方挪动。 他也亲眼目睹了,女孩儿从怯生生的小模样,变得小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光芒。 赵婉琪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校准音准,养成系统发声的乐感,唱功也随着时间的积累,逐渐走向成熟。 现在网上很多人都称呼赵婉琪为“行走的CD”。 从这个外号就知道,那个天生乐感偏弱的女孩儿,在七年街边献唱的时光里,付出了怎样的艰辛。 三年前,赵婉琪就早已经克服了“舞台恐惧感”。 唱功也磨炼到了顶尖的水准,所以她便再次报名参加了《寻梦之声》的舞台。 时隔七年,她想从第一次跌倒的地方站起来,让寻梦之声的舞台,见证她这些年的成长。 这一次,她依然通知了温言和老太太。 而在赵婉琪参赛前,温言又做了次文抄公。 他给赵婉琪写了几首歌,其中最有纪念意义的,就是这首《隐形的翅膀》。 其他几首歌,温言虽然也能唱出副歌,但却记不全歌词,更别说完整的曲子了,搬运时还是借助了系统的帮助。 只有这首隐形的翅膀,温言不仅记得全部歌词,连词曲作者、演唱歌手,以及歌曲背后的故事,他都记得一清二楚。 因为这是他那段北漂时光中,无数个夜晚单曲循环的歌曲。 耳边听着逐梦途中的歌,枕头里藏满了发霉的梦。 他是曲中人,深知曲中事。 前世2006年,词曲创作者王雅君,在《潘朵拉》这张专辑里为张韶涵量身打造了,这首偏向温暖民谣曲风的歌曲——《隐形的翅膀》。 王雅君之所以会想到“隐形翅膀”这个词语,就是因为她觉得张韶涵,很像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里的女主角。 张韶涵出道前,参加过很多歌唱比赛,每次都是以失败告终,但她依然坚持不懈。 这种精神其实就很像“神隐少女”,也给王雅君提供了创作上的灵感。 另外,王雅君本身也是一个,经历过不少挫折的创作人,她是学美术的出身,后来因为喜欢音乐,就希望能在这一行有所发展。 但身边的人都不看好她。 她的父母认为,王雅君读了这么多年的美术专业,学了那么久的电脑绘图,如果从事音乐行业,便浪费了专业知识。 但最后王雅君,还是坚持走上了创作这条路。 这首隐形的翅膀,是前世词曲作者和演唱歌手的人生经历。 而在蓝星,这首歌非常适合,为梦想坚持七年时光,如今重新踏上逐梦路途的女孩儿。 因为这首歌的歌词,就是在诉说着赵婉琪那七年的经历。 女孩儿最初在街边献唱时,那忐忑局促的小模样,不就是在徘徊中坚强吗? 现在经过七年的时光,女孩儿的付出,配得上在舞台的中央,让她的梦想开花结果。 她就应该站在聚光灯下,让她的歌声去嘹亮歌坛。 就像前世的天后张韶涵那样。 《寻梦之声》决赛时,赵婉琪便是凭借着这首隐形的翅膀,在评委分数普遍偏低的情况下,硬是靠着观众们的投票,实现了分数上的逆袭。 最终成功夺得第七届《寻梦之声》的冠军。 至于,评委们的分数为何普遍偏低? 这就只能说懂的都懂了。 虽然评委们的分数有水分,但这首歌却是唤起了观众们的心声,谁还不曾有过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拼搏的时光呢? 好的歌曲就是应该引起听众情感上的共鸣。 听完赵婉琪的演唱,观众的心声就是——努力的人,应该得到回报。 温言那天也去了现场,他在心里也从专业的角度,为赵婉琪做了下客观的评价。 女孩儿当时的发挥,算是达到了张韶涵二次复出前的水平了。 这份评价的含金量很高,要知道06—07那两年,张韶涵就已经被好多人称为“歌坛小天后”了。 从隐形的翅膀的成绩,也能看出张韶涵当年到底有多火: 2007年隐形的翅膀获得第四届音乐之声,中国TOP排行榜点播冠军。 同年,获得第14届BJ流行音乐典礼年度金曲奖项。 2007年的央视春晚,张韶涵单人献唱隐形的翅膀。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