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课题把头发撸秃才行,最后资金也是紧巴巴的,最后还不一定出成果。现在世界顶级课题信手拈来,说出成果就出成功,发文章还有自己的期刊,这种科研条件,全世界打灯笼都找不到。
这个课题的路现在是越走越宽,杨平心里对整个课题的思路现在已经很明确,以K因子为核心构建一个课题体系,这种K因子作为细胞因子,非常特殊,这在以前人体内是没有被发现的。这次也是在培养思思的肿瘤细胞时在培养其中发现的。这个发现过程其实也值得思考,说不定可以利用过程研究出一种创造或发现新的细胞因子的方法呢。
人体奥秘无穷,目前的生物医学科学真正搞清楚的还是一小部分,未知的领域还很大,这激起了杨平极大的好奇心。
K因子本来是杨平意外发现,属于无心插柳的结果,当时对思思肿瘤细胞体外培育的培养液成分做分析,结果发现一些母液没有的蛋白质分子,这个蛋白质大分子就是K因子,后来居然很多肿瘤细胞自动死亡,经过分析发现,就是这种K因子启动了肿瘤细胞的凋亡程序。这种发现正符合“五步之内必有解药”的传统智慧。
杨平决定将K因子的发现过程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为什么肿瘤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的时候会出现这种K因子,如果能够破解其中的奥秘,以后又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
将K因子嵌入NK细胞之中,这属于基因工程的工作,所以杨平将他又交给南都医大的遗传学实验室来做,他们拥有很高的基因重组技术,杨平的这些课题将整个南都医大的实验室都带动起来,直接带入世界顶级学术水平。
K因子的结构非常特殊,从对它的基因序列分析来看,它是一个组合体,里面有抗原受体结构、细胞因子结构、适合做细胞装甲的蛋白质分子结构。抗原受体负责识别肿瘤细胞,而特殊的细胞因子负责启动肿瘤细胞的凋亡程序,它含有类似穿孔素和颗粒酶的分子,但是作用效果时是穿孔素和颗粒酶的很多倍,所以它既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又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杨平在想,是不是在培养肿瘤细胞的时候,标本里面混入了免疫细胞和各种免疫因子,它们在特殊的培育环境中发生了某种组合,形成了现在的k因子。
如果这样,杨平又形成一条新的思路,能不能把K因子拆分?抗原受体部分作为抗原嵌入的NK细胞表面,负责识别肿瘤细胞,它能够杀死肿瘤细胞的因子嵌入颗粒酶和穿孔素中,让它可以释放并且进入肿瘤细胞,有细胞装甲因子效果的蛋白质分子也嵌在细胞表面。”
杨平觉得这样才能发挥作用,否则整个嵌入细胞表面,根本发挥不了作用,能够杀死肿瘤细胞的因子不能释放,那么NK细胞仅仅获得细胞装甲和抗原受体,战斗力是削弱很多。
这样的NK细胞在理论上堪称完美,在抗原受体的引导下,能杀死肿瘤细胞的因子穿透肿瘤细胞,进入肿瘤细胞内部,完成对肿瘤细胞的猎杀任务。
杨平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 K因子和NK细胞的组合竟然如此的完美,它居然轻而易举的突破了目前的NK细胞治疗面临的诸多难题,K因子简直就是为NK细胞量身定做的搭档。
杨平差不多花了100多幅画,设想了100多种可能的组合,然后用他的优选法,把这100多种组合分成等级。
下午,杨平带着这些图片亲自来到遗传学实验与林岚沟通,林岚是苏南晨的妻子,也是杨平的嫂子,她是一位优秀的遗传学学者,曾经留学于美国,南都医大以两百万年薪将她挖过来,28岁时就是博士生导师,非常优秀的一位遗传学科学家。
杨平将自己想法告诉林岚,然后将实验计划书交给林岚,林岚看完之后十分吃惊,这个实验可是大工程,从基因重组、细胞培养、结构复测等等,整个过程的科研费用是惊人,估计能够用完南都医大一年的科研经费。
林岚为难地说:“实验的目标是可以实现,但是涉及到一百多种不同方案的重组,而且这种重组还很复杂,不是简单的重组,科研经费太高,根本无法承受,我们整个学校一年的经费才多少,你这个课题要是我全部做下来,几乎要新建一个实验室,各种费用算下来没有几个亿根本做不下来。”
“经费不是问题,所有经费由我们的基金负责,你给一个详细的预算,我交给三博科研基金,他们将负责整个实验的资金。”杨平轻描淡写地说。
林岚忘记了杨平有一个科研基金,这个基金是公开透明的,听说账户上躺着几十亿的资金,而且资金池一直在增加。
“你们全部负责,你意思我们参与这个课题一分钱不用出?”林岚颇为惊讶。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杨平点点头:“你们出人出技术,我们出钱,这个课题很多地方要用到基因重组技术,而且我们马上成立细胞治疗实验室,到时基因重组技术需求更大。”
林岚非常清楚,细胞治疗对基因重组的需求非常大,它的第一步就是对免疫细胞进行各种重组,获得符合要求的免疫细胞。
原来林岚参与K病毒治疗任务比较简单,将K因子与腺病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