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真可能不是在说大话。 最起码,现在华亭县已经实现了人人温饱。 而且还大肆建造学堂和医馆…… 以后华亭县的百姓真有可能享受到人人有书读,老有所依,少有所养的福利。 如果按照杨帆的年纪,以这样的推广速度,在整个大唐实现这样的目标也只不过是几十年的事儿。 此时林氏兄弟再也不觉得杨帆这是夸夸其谈,而是真正的想为大唐百姓做一些事儿。 杨帆的所作所为和理想颠覆了两人对于官尽的认知。 不知不觉中,两人眼中升起了一丝敬佩。 看着两人震撼的表情,杨帆并没有过多解释。 时代的观念和世界观不同,杨帆知道自己再怎么解释也只是空谈。 只有实实在在的做出一些事儿,才能让别人理解自己为什么这么做。 况且,在实现这个理想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羁绊,想要实现这个理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想到这儿,杨帆有些意兴阑珊,于是抱了抱拳说道:“两位,本都督先行一步,如果朱家的盐场指标问题有什么变故,本公会派人第一时间通知你们,后会有期!” 说着,策马扬鞭,杨帆一行骏马疾驰而去,很快便消失在道路的尽头。 …… 在杨帆返回华亭县的时候,海盐县朱家却是一片肃然。 朱莱坐于主位之上,看着眼前茶几上的那一封密报,脸上愁眉不展,显得心事重重。 他们朱家可是属于三国时期吴国的四大家族之一。 最早跟从孙权的江东世族代表朱桓,那可是吴国的将军,曾任青州牧,嘉兴侯。 可自从吴国归魏后,他们住家就开始走下坡路。 几百年来,再也没有精彩艳艳的人物出现。 大唐立国以来,朱家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在江南开始布局,隐隐使得家族实力渐渐雄厚。 在整个吴郡地区,也是声明赫赫的世家。 特别是近几年来财富逐渐积累,整个朱家呈兴盛之势,隐隐有赶超江南士族之首萧氏的趋势。 但是朱莱心中有数,哪怕是朱家财力雄厚,暂时也无法撼动萧氏的地位。 原因无他,只是因为朱家在官场上的实力太弱,对萧家根本形不成威胁。 微微叹了一口气,朱莱转头看向窗外。 窗外凉风徐徐,树叶纷纷下落。 夏日里茂盛的枝叶遮天蔽日,可现在只留下几片黄叶在凉风中瑟瑟飘舞。 如今的朱家就如同这些树木一样。 在夏日里看起来高大挺拔,翠绿的树叶也让这些树木看起来生机勃勃。 可一旦受到了寒风吹拂,这些树木就只能剩下孤零零的躯干,有一种独木难支的感觉。 朱莱郁郁的叹了口气。 官场之上的平步青云,绝非偶然出一个惊才绝艳的人才便可以达到。 想要培养一个官场上的人才,需要一个家族世世代代的人脉积累,历经无数族人的努力才能把一个人捧上去。 可惜,自曹魏以来,朱家便一直沉沦不振,甚至在南北朝时有着灭族之危。 好在自隋朝之时,朱家渐渐复起,来得本朝,家业再次兴盛。 虽然财货易取,但功名却委实难得。 这些年朱家后辈陆陆续续也出得几个官员,却不过州府小吏之流,始终上不得台面。 不能在朝堂之上发声,那就不能被视为一个显赫的世家。 如果没有朝堂上的靠山,就随时有着被人取而代之的危险。 现在朱家就面临这样的风险,因为杨帆的强势让朱莱对朱家的未来产生了一丝担忧。 而在朱莱的的对面,正坐着一位中年男子,此人正是长孙无忌之兄——长孙安业。 案几上的密报正是长孙安业拿过来的,他知道朱莱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里面的内容。 因此,长孙安业并没有催促,而是端然稳坐,轻呷着茶杯中的清茶,神态悠闲,浑然物外。 好半晌后,朱莱才用手指 点了点茶几上的密报,沉声问道:“长孙兄,这个密报的内容到底是真是假?” 长孙安业淡淡的看了朱莱一眼,淡然说道:“这还用问,当然是真的,这可是通过我们长孙家秘密渠道传过来的,而且听说段志玄已经开始启程,可能不用半月便可到达江南。” 朱莱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