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你们真想劫掠大牢,大可以去找那些侠士,你不是说现在杨帆弄得江南民怨沸腾么,想必那些义士一定会踊跃参与!” 见长孙安业故意这么说,王羽倒也不急,微笑道:“王某当然知道长孙兄的情况,劫大牢并不要你们出人手,只要在朝堂上长孙家能比我们江南士族共进退便可。” “只要能够把杨帆弄出江南,以后长孙家有所求,我们江南士族这边一定不会推辞,长孙兄以为如何?” 听到王羽玎的话,长孙安业笑了! 以后全力相助? 呵呵 真当人都是傻子么? 以后的事谁能够说的定啊? 再说了,一旦涉及到江南士族的利益,江南士族还会承认吗? 长孙安业如此想也在情理之中。 若是放在以往,长孙安业或许完全不在意会有什么收获。 因为长孙家与杨帆反正也不对付,甚至可以说是敌人。 但江南士族这些年发展的太快,王家也因为这些年的经营逐渐壮大,已经开始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做王家乖乖当自己的狗,长孙安业还不觉得,可王羽刚刚的表现显然已不想屈居人下,这是个危险的信号。 更何况,江南是江南士族的江南,几百年来,江南士族已将江南打造的铁通一般。 上上下下盘根错节,士族的力量已经延伸到江南的各个角落。 只有让杨帆和江南士族两败俱伤,对他们长孙家才是最有好处的。 至于杨帆领受皇帝旨意南下,那又如何? 在江南这一亩三分地,是虎你得卧着,是龙你得盘着。 所以,长孙安业才一直不看好杨帆能在江南打开局面。 因为就算杨帆则开始能够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只要江南士族不配合,最后也只能是虎头蛇尾。 但即使是这样,长孙安业也并不想明目张胆的与杨帆作对。 说到底,杨帆带着圣旨南下,占据着正统道义。 这也是为什么长孙安业只敢让刺客刺杀的原因。 虽然这件事本就属于掩耳盗铃之举,但即使最后杨帆能够猜到是他长孙安业干的。 可就算是猜测到又能怎样呢? 没证据,你就不敢动我! 因此,长孙安业除了想从江南士族手里捞一些好处,也不想亲自参与到其中。 一旦长孙家出人出力,就很容易被抓住把柄。 虽然长孙安业认为杨帆能够斗过江南士族的机会很小。 但作为老狐狸,绝对不会亲自去冒险。 如今王羽说不用他长孙家出人,倒也符合长孙安业的想法。 若只是让长孙家在朝堂上出声附合,倒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权衡利弊之下,长孙安业决定答应合作,但利益要现成的,而且要从江南士族挖下一大块肉来。 毕竟,对付杨帆可不是好差事儿。 当初杨帆在云台山大发神威,残暴的将各家族的死士屠杀。 这货可是一个狠角色啊! 现在江南士族都不敢与杨帆硬刚,可见杨帆的能力。 再说,长孙无忌都在杨帆面前吃了好几次瘪,又有谁敢小瞧如今的杨帆呢? 当然,即便是如此,当长孙安业听到王羽说起江南士族共同对付杨帆的时候,难免有些心动。 心动不代表行动,长孙安业知道,晚一点开口才能利益最大化,于是模棱两可的说道:“对于羽洲的提意,我会慎重考虑,另外,你们给出的条件是以后帮衬咱们长孙家,可谁知道以后会怎么样?因此我会传信给弟弟赵国公,至于同不同意就不是我能决定的了。” 见到长孙安业如此说,王羽笑了笑。 这个老狐狸啊,居然明目张胆的索要好处。 以长孙家与杨帆的恩怨,长孙无忌能不同意。 就怕鱼儿不上钩,如今长孙安业已经心动,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这货无非是想多敲诈一些钱财罢了! 想到这儿,王羽若无其事的说道:“长孙兄,有什么条件尽管提,只要咱们能够做到,一定竭尽全力……” 长孙安业与长孙冲对望了一眼,嘴角微微上扬,说道:“则洲说的是哪里话,想当初某落迫之时,得到你的相助才能够有今日的局面。” “可是,想要在朝堂之上弹劾杨帆,还需要很多钱财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