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说道:“大都督,如今江南叛乱已定,江南士族也是畏首畏尾,当此之际,大都督应当先开府建衙,稳定民心,以便于江南后续的发展。” 权万纪的话得到了众人的赞同。 只有确立好大都督府建在哪里,才能开府建衙号令各州,否则只是一介空谈。 裴行俭也低声建议道:“大都督,想要把山越人安置在城内,最初需派人严加看守,以防有变。” 杨帆点了点头:“山越人自由散漫,必须要注意,不过不能惊扰了他们的生活。” “本将打算在松江附近选址建立大都督府,明日权万纪、裴行俭随某前去查看,王玄策、狄仁杰负责安置山越人。” “如果山越人下山,暂时让他们住在城外,搭建好帐篷,不能让他们挨饿受冻。” 王玄策有些担忧:“大都督,如果几万山越人下山,他们无钱无地无房,仅仅依靠大都督周济,恐怕不能长久啊。” 杨帆语气坚定的说道:“玄策放心,此事某自有办法,粮食不够,用钱从其他州县购买,这些山越人既然跟随我,自当保证他们的衣食,至于住房和地,我会以最快的速度分配。” “大都督仁慈!”众人躬身称道。 大家愿意跟随杨帆下江南,除了真的想捞功劳以外,也是因为杨帆在平民百姓中的名声很好。 跟着这样的上司,起码能够谋个好的前程。 接下来众人继续讨论开府建衙的一些细节。 执掌一方与单纯的打仗有着很大的区别,方方面面的事情都需要处理,这让杨帆一阵头大。 幸好从李恪那里把权万纪坑来,否则还真不知道从哪里入手。 毕竟,王玄策、狄仁杰、裴行俭这些人现在的经验还是太少了! 看着权万纪列举的一项项准备事项,让杨帆有一种想跑回关中的冲动。 “权先生,某任命你为大都督府长史,这些东西你与王玄策、狄仁杰、裴行俭他们一起处理一下,如果决定不了的再请示我。” 看着面前一大堆资料,杨帆决定撂摊子不干,反正有这些大牛在,总比自己这个半吊子强。 看到杨帆如此信任,几人感动莫名。 权万纪也是神情一震,马上躬身道:“多谢大都督信任,属下定当处理妥当。” 在他看来,这就是杨帆对自己的信任。 要知道,这时候的领导哪个不是大包大揽,生怕把权力下放。 一个大都督府,权力除了大都督以外,就是长史了! 杨帆让他有自由裁定的权力,绝对是莫大的信任。 ****** 第二天一早,以杨帆为首的船队从江宁出发,浩浩荡荡沿江向南行驶,来到了闻名后世的“黄浦口”。 立在船头,杨帆看着浩荡的水面,两岸是荒凉的盐碱地,上面一汪汪水草,充满了荒凉。 这就是后世的“松江”,那个被誉为世界经济之窗璀璨明珠之根。 可惜,沧海桑田。 在大唐,这里属于江南东道的苏州,现在只是一片荒凉之地。 有着“上海之根”称呼的松江区也只是一个贫穷的渔村。 但杨帐目光所极之处,却恍忽看到了千年之后的那一片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 随着一片片芦苇遮住了视线,杨帆才渐渐回过神来。 时空逆流,已物是人非! 船队继续朔流而上,由分岔的河流转入另一条河道黄浦江,这便是日后“大上海”所在。 看着四周一片片的盐碱地、芦苇荡,杨帆心里有一种r了狗的感觉。 自己想把大都督府建在这儿,真是个正确的选择? 若想要把这里建设繁荣起来,还不知要费多大的力气呢! 可是,对于大上海的痴迷,杨帆还是决定把大都督府放在这里。 随着船队浩浩荡荡靠在岸边,不少村民对着江中的船队指指点点,啧啧称奇。 生活在这里这么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船队。 尤其是这些船庞大无比,都快赶上朝廷的战舰了! 随着船只缓缓靠岸,杨帆带着一行人来到岸边,指着这片荒凉之地问道:“你们觉得把大都督府建在这里怎么样?” 权万纪一行直接傻眼了。 他们有些不理解杨帆为什么选这么一个地方。 就这种破地方,送给他们都不要,还要在这里建大都督府,除非脑子坏掉才会做出这样荒唐的事儿。 可看到杨帆一脸认真的样子,众人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