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的一些问题,成为了皇权与世家争斗的导火线。 李二陛下脸色肃然坐在御座之上,冷眼旁观众官百态。 今天只是一场寻常的朝会而已,却因为一份联合请奏震动朝野。 这些世家准备又要发难了么。 李二陛下暗自忧心,心头更是愤愤不平。 这帮只知道享乐,不知道民生为何物的驻虫…… 不去想着怎么救灾安民,却堂而皇之的在朝堂之上大放厥词,实在该死! 想到这些人居然联合起来让他这个皇帝下罪己诏,简直是不可理喻。 罪己诏那是昏君才干的事儿,让他这个盛世之君下罪己诏,不就是赤裸裸的说他是一个昏君吗? 把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的李二陛下怎么可能答应? 于是,李二对这些世家恨得直咬牙,但又有些无可奈何。 有时候,李二陛下真羡慕以前冲锋杀敌的时候。 那时候可以什么都不用想,直接动刀就行。 如今当了皇帝,李二陛下却不敢轻易动刀。 此时,众多世家官员与尚书仆射房玄龄吵得面红耳。 却见房玄龄正指着一位花白胡子的老者怒斥道:“尔等口口声声说应该顺应天道,难道不知君臣之道乎?” “洪水干旱,此乃自然现象,尔等却把干旱归结于陛下失德,岂是人臣所为?” 花白胡子的老者名叫崔范博,担任御史中丞,因出生清河崔氏,在世家之中属于德高望重的一名人物。 虽然崔范博官位没房玄龄大,可谁让别人年龄大呀! 在这个越老越吃香的年代,活得长就是优势。 面对房玄龄的质问,崔范博反唇相讥:“房相此言差矣,作为御史中丞,若天子失德,为臣者自当不惜己身勇于诤谏。” “房相明知春耕大旱乃是天兆,为何却一味袒护于陛下,不让陛下下罪已召,难道房相不知忠言逆耳?” “如果不是陛下失德所致,何故会灾祸连连?” 御史台的最高行政长官叫御史大夫,二把手叫御史中丞。 以唐朝的规制,御史中丞除了辅助监察朝中官员,还是丞相的左膀右臂,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于副丞相。 如今被属下质问,本就不算言辞的房玄龄差点气个半死。 崔范博见房玄龄被自己驳倒,颇有些洋洋得意,下巴高高的仰起来。 此时,李二陛下脸色阴沉,心中怒火中烧,居然敢说朕失德? 不过,他没有开口。 而是看向下首的长孙无忌,还给他使了一个眼色。 谁知长孙无忌却根本无动于衷,彷佛没看见一样,犹如老僧入定,毫无做作。 李二陛下心中顿时一惊,难不成长孙家也与那些世家勾连在一起了? 长孙无忌不仅仅是国舅爷,更是长孙家的家主,当牵扯到家族的利益,很多时候将身不由己。 很快李二陛下只觉得怒火中烧! 难不成与那些世家联合起来,所得利益还能超过朕给予你的不成? 想当初,朕将长乐公主许配给你儿子长孙冲,算是天大的恩赐,更是把铁矿的经营权交给长孙家。 靠着铁矿生意,长孙家每年所得钱财超过二十万贯,居然还不知足。 想到此处,李二陛下勐然惊醒。 难道长孙无忌与这些世家达成了某种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