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历史军事>诡三国> 第2828章西域治理众人议,功过是非全推脱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828章西域治理众人议,功过是非全推脱(1 / 4)

朝三暮四这种事情,不仅仅是在猴子身上有,也不只是针对于愚笨的人,对于那些饱读经书,精通政治之道的汉代阶级利益既得者,也是同样适用。

在整个汉代开始挖西域墙角的时候,早早就将触角深入到了西域的匈奴人,也就是僮仆都尉不知道是没感觉到大汉挥舞的小锄头,还是知道也了根本不在意,反正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内,都没有任何的动作,更没有什么反制的措施。

由此可见,匈奴在西域的军政机构的设置,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直至汉人在西域成立了都护府之后,匈奴才迫于压力,有样学样的跟着汉人派遣了较大规模的军队深入到了西域地区,也在车师后国左近开始屯田……

以当时匈奴的政治体系,是无法完成殖民形态的政治体制的,即便是到了后蒙古时代也是不可能。因为部落联盟到封建王朝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台阶,爬不上去就自然是站不稳。

在整个匈奴影响西域的过程当中,其实多数时候是依照其自身的部落联盟制度来进行约束的,派驻僮仆都尉,然后定期收取赋税,其他的内政乃至外交事项,匈奴都放任西域诸国自理,同时也不要求西域城邦的君长去参与类似于什么联盟大会等游牧部族的政治活动,这其实根本谈不上什么宗主附庸的殖民关系,更像是黑老大收取保护费。

至于匈奴和大汉争抢西域的整个过程,更像是社团在抢夺地盘……

回过头来再看大汉,在西域设立都护府,负责整个塔里木盆地周边诸多城邦,邦国的管辖工作,对『驿长、城长、君、监、史、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凡三百七十六人』。

看起来似乎很多,但是实际上这三百七十六人真的洒落在西域这么大一片地方上,又能算是多少?大汉将这些人,也就是这『三百七十六人』,表面上变成了都护府的官吏,但是实际上这些人没有获得什么具体的俸禄,也就基本上等同于大汉的临时工,大谁何。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大汉册封这些城邦君长、将其纳入朝贡体系中的时间,要比开设西域都护府的时间要更早,也就是说,先有了这些所谓的册封官吏,后来才有了都护府……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汉早期对于西域的态度,其实和匈奴采取的策略,老大不笑老二,并没有什么两样。

初期大家都不懂,这没有什么问题,可是明显汉代的知识体系,文化架构要比匈奴高出一大截,然后在意识到了西域重要性之后,依旧是采用添油战术,多少就有些让人觉得是不是整体策略出现了重大的失误。

大汉朝廷建立西域都护府的目的,以及最初对于它的定位是什么样的呢?

牵制。

打豆豆,呃,打匈奴。

没错,这是大汉最初开通西域的目的,可是在这个过程当中,大汉就没从丝绸之路当中获取利益?

『公达,且说西域之利。』斐潜澹澹的对荀攸说道。

荀攸点头领命,从袖子里面掏出了一本文册,展开说道:『漆,瓷,绸,绢等,皆为利也。自大汉商会立,官引漆器共计售十二万具,价数十钱至数百钱不等,合计四万余贯。』

『官引瓷器共计售……』

『丝绸计售……』

荀攸一点点的说着。

从产地工人,工房供给,到生产数量,最后到销售所得,单看某一个项目,似乎并不是很大,但是最后合计起来,不知不觉当中斐潜通过开通西域贸易,已经向外卖出了将近百万贯的货物。当然这些数值并非是纯收益,还要减去成本和杂项费用支出。

荀攸说完,看了斐潜一眼,见斐潜并没有什么额外的表示,就将书册让其他人传看,然后澹澹的补充了一句,『除大汉商会官引之物外,民间也有私贩,尚未计入。』

即便是如此,也是让好不容易有机会列席参加会议的郭图和逢纪咂舌。看着荀攸统计的文册,眼珠子不由得都有些发红。

荀攸还只是说了外销,还没有提及内购,还有引进劳动力等等其他方面的利润。不过就仅仅是外销这一项目的合计,就足够说明一些问题了。

亲兄弟,依旧是明算账。荀攸不把那些斐潜代销西域货物的利润报出来,也是为了防止郭图和逢纪知道了之后就宣扬得满世界都知道。

至于卖到西域的货物有高利润的事情又不是这一天两天了,三四百年大汉都清楚,而其中对于这一块利润最为关注的,莫过于大汉的山东之辈了。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么高的利润,以至于大汉山东之人便是故意压制,以自残的方式,嗯,或许在山东之人认为里面,这种手段并不算是自残……

就像是后世忽然某个阶段要推销调和奶,水兑化学品的那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