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武侠修真>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两千五百五十四章 TS模式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两千五百五十四章 TS模式(1 / 2)

“所以我们的系统,不但要实现这些功能,还需要给员工解负,将他们从之前繁琐的文案工作当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感受不到工作量的增加才行。”

说道这里周至笑道:“不过这个问题在基地应该不存在,因为我猜测啊,要是基地引入这套系统的话,不敢说让同志们比两年前的工作状态轻松,但最起码会大大缓解现在承受着的工作压力。”

火箭从运到基地,装卸检测调试组装再到最后发射成功,这个工程的复杂程度绝对不会亚于一场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都是抓过大项目的人,周至当然知道基地要在没有系统帮助的情况下完成类似系统的功能,保障发射任务的安全,需要给基地上下全体同志增加多少工作量,也就是中国军人善于打硬仗,拥有钢铁般的意志,硬是用人力将之硬扛了下来。

想到这里周至都不由得感动,下了决定:“军民一家亲,如果基地需要这套系统的话,我们可以无偿捐赠给基地。”

“是吗?这太好了!”张伟超不由得大喜,他完全没有想到周至会这么大方,之前他们是从秦海峰和卢辉那里听到对周至的推崇,想要跟周至探讨一下工程管理上的实际问题,没想到这娃肚子里头真的有东西,现在还如此无私地愿意将自己的管理系统贡献出来。

不过李维刚却远没有张伟超这么高兴,苦笑道:“这套系统什么样子我们大致还是知道的,蓝天阳光以前也算和我们单位关系密切,搞雷达和通信的嘛,据他们介绍,你这套系统对硬件的配置要求可也不低啊?就算小周你愿意,也不知道基地有没有可能申请到足够配套的信息设备,来配套你这套系统啊。”

这还真是个问题,把周至都给问哑了,系统是要在信息设备上跑的,现在的电脑是什么价?一台起码六七千,而要让每一个流程都在系统里实现,就意味着基地每一个工作小组都必须配备起码一台设备,最好当然是人手一台,方才可以让系统灵活高效地运转起来。

军方从大裁军以来直到现在都还在过紧日子,就算火箭发射部队待遇远比一般军队要好得多,但是一下子要配备这么多的设备,那也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

“可不可以采用TS模式?”麦小苗一直乖乖地坐在周至的身边,现在突然开口。

“TS?”

“Terminal Services,终端服务模式。”麦小苗进一步解释道:“四叶草的算力卡不是已经研发出来了吗?稍加改造,就可以开发成算力终端。只需要再部署一台服务器,将算力终端都通过网络交换机联接到服务器上,这样就可以取消四叶草集团QPM系统中的本地存储,从服务器进行数据读取,是不是可以大大地降低成本?”

这样的问题麦小苗在以前是从来不考虑的,国际上知名的IT企业,哪一家不是身家丰厚动则几十亿上百亿的砸研发,砸知识产权并购收购,砸设备,砸系统?

哪怕是四叶草集团,同样也是走的这条路子,钱都没有,设备都买不起,还想要干信息技术革命,开什么国际玩笑呢?

但是这种想法现在在麦小苗这里也渐渐开始转变,随着周至到处跑的这些日子里,她渐渐深刻意识到,这个国家像四叶草这般财大气粗的信息技术集团才是异类,绝大多数的高技术企业,并没有多少资本的底子来扶持,等米下锅甚至寅吃卯粮,才是“正常”状态。

意识到这种情况后,让麦小苗对于周至能够让四叶草在这片土地上崛起,成为本土盈利性最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而深感佩服,同时也让她换了一个视角,去重新看待中国人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传统。

这片土地上有很多人很多事都让她由衷感动,她也打心眼里想要为这片土地尽一份自己的心力。

“算力终端啊……”周至仔细想了想,这还真是一条路子。

其实这样的终端并非没有,比如几大银行的电算化,目前全部都是采用的终端模式。

终端其实就是一种输入输出设备,相对于计算机主机而言属于外设,本身并不提供运算处理功能。

服务器可以理解为一台电脑,它往往安放在企业的机房里,然后通过通讯线路连接到楼上楼下,甚至数公里外的办事处。

办事处里有一台设备,它有一个显示器做为输出设备,有一个键盘作为输入设备,再有一个信号处理的设备和通讯设备,就构成了一台终端。

要是更加方便理解的话,就好比家里的电脑放在客厅,但是显示器和键盘却放到了卧室,可以在卧室里操作客厅的电脑,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终端的出现比个人电脑早得多,最早是用来作为代替服务器、大型计算机等设备输入输出用的穿孔卡片而诞生的。

早期的计算机终端一般是机电的电传打字机,但是对于大多数应用来说它们太慢了,因此从七十年代初,许多电脑公司认识到电视输入终端比穿孔卡片要好得多,而且可以使得计算机更加容易与用户互动,产生新的应用。

早期的终端造价也非常昂贵,动辄一两万美元,而且还只是简单的文字处理终端,它们屏幕文字一般是绿色或者橙色,使用自己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协议通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