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两袖清风>女生耽美>携千秋> 第四十七章 不如相伴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不如相伴(2 / 3)

郑治这位京官,在关南县愈发横行无阻。这个郑治,还是在受贿!”

她进门的时候气已消了几分,此时火又冒了起来。安涟失笑,“陛下,不要暴躁。”

见赵宝琮还是怒气难消,安涟静坐了片刻,干脆提议道,“要不,臣出去走走,陛下自己坐在这里静一静?”

“朕要静自然能回乾元殿静,还来你这里做什么?”赵宝琮被他这话说得又好气又好笑,“安涟,你岂敢如此怠慢?”

“陛下若平心静气,臣便和陛下讲讲家父当年对郑治的看法。陛下若还是心火难消,为了郑大人的身家性命着想,臣只能缄默不言了。”安涟一本正经,“家父说过,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赵宝琮的嘴张张合合,硬是没能说出一句怼回去的话来,就连心中的怒气都被噎回去了。半晌,她自觉自己在口才上是斗不过安涟的,索性痛饮两盏茶,做了几个深呼吸,“朕很冷静了,说吧!”

安涟嘴角一勾,不紧不慢道,“光是有金钱往来,这关系便称不上稳固,何况也容易授人以柄。周家更高明些,他们将自家女儿嫁给了郑治做妾,这样郑治和周家便有一层翁婿关系在。丈人给女婿送些礼物合情又合理,纵使是吏司也说不出什么来,这也正是我父亲心中存疑,却又没有追究的原因。”

赵宝琮听了,垂眼想了想,默默叹了一口气。周延寿那样的人精,想要规避风险便有的是手段,郑治以女婿的名义收受周家的财物,算得上名正言顺,就算吏司想要问罪也无从下手。

更重要的是,西梁官制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漏洞,就是没有监察司。中原三国里,北齐设都察院监督文武百官,南唐设御史弹劾德行不正的官员,东隅设监察大夫行监管职责,唯独西梁,从未设立这样的部门或官职来纠正官员的不当行为。勉强称得上监察的,只有司吏,在察举官员之余兼任一些检举和督察的职责,但这对于朝廷百官来说,也是无关痛痒而已。

如果郑治此事发生在中原,监察官员便可以从一开始要求郑治避嫌,从而限制郑治收受违背常理人情的礼物。但西梁没有专职的监察司,安证道于监察一事也是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才不得已纵容了郑治这么多年,直到陈阿细一案才被揭露出来。

“再者说,郑治的背后,是康王。”安涟又浅浅添了一句,“监察查的是官员,不是皇族,既然涉及皇室,就算是我父亲,也知道点到为止了。”

“那,莫非就要这样放过郑治?”赵宝琮有些沮丧,“陈阿细这个案子闹得这么大,若不触及根本,这折腾这一番便毫无意义。羌州倒是闹了个天翻地覆,结果西京这里平静无波,这······也太窝囊了。”

“自古以来,后宫便不得干政,这是祖宗规矩。虽然臣是男子,与以往或许不同,但也需要遵守这条规矩。”安涟端正坐着,语气舒缓,“不过,既然臣是陛下的侍君,为陛下分忧,倒也是臣的本分。”

赵宝琮听这话,便知道安涟有主意了。她相信安证道,自然也相信安证道的儿子肯定有着不俗的才华,事实上,她十分乐意去听安涟的意见,眼睛便亮了起来,“安卿,说来听听?”

这声安卿分量太重,像是欣赏,又像是玩笑,安涟听在耳中,也不由得失笑,“臣没有资格置喙郑大人的赏或罚,臣只想提醒陛下一件事。如果陛下选择处置郑治,必定会引起康王不满,也会让世家各族人人自危,从此之后,陛下再想得到世家全心全意的辅佐就很难了。不过,至少现在世家门阀铁板一块的局面会被打破,有了这个先例,世家行事多少也会收敛,陛下想要大展身手,就会有机会了。”

“如果不处置呢?”赵宝琮问。

“如果不处置,无非不过维持现状,直到,陛下退位。”安涟淡淡笑着看她,“就像大梁以前的每一个皇帝一样,陛下将享受于世家的保护,也甘愿受世家的束缚,什么都不必操心,同样什么都做不成,就这样等着过完一生,倒也省心。”

说罢,他便收回目光,继续布置案上的茶。赵宝琮听完,沉默了很久,一时之间,景仁宫里只有茶香袅袅,却没有声音。

若是前世的赵宝琮,应该会做第二种选择吧,能在顾辞的庇护下顺利过完一生,做个轻松皇帝,是她当初求之不得的事。但这一世······她想要斗过顾辞,真正掌握权力,便不得不直面那些根深蒂固的世家门阀,承担前所未有的压力。

半晌,她苦笑一下,“真难选啊。”

“恕臣直言,依臣来看,陛下选第二种的可能太大。”安涟行云流水地倒好了茶,“陛下在摄政王的羽翼下登基直到如今,怕是放弃不了这般安逸。”

“那朕如果选第一种呢?”赵宝琮不服气,“那些家族还敢把朕撵下龙椅不成?”

安涟抬头,眼神平静又微妙,“东隅的叶家,已然把摄政王当成了自家世袭的爵位,还真有那么几个皇帝,不是暴毙,就是退位,或者被叶家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太上皇。”

赵宝琮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