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打量的眼光过于炙热,她们必须挺起胸膛装作大人。
她们在酒馆吧台前坐下。
罗曦的朋友是一位英格兰本地人,他有着一头金发,瘦瘦高高。正在擦拭酒杯,瞧见罗曦来了,脸上顿时冒出笑容。
两人用英语寒暄了几句,罗曦向那位本地人介绍孟知韫。
孟知韫浅浅含笑点头示意,对面那人发出“wow”惊叹声,然后他像唱歌般念出一串孟知韫没听懂的英文。
“他说你很漂亮,像来自东方的公主,后面是他们这里的俗语。”罗曦贴在她耳边解释。
孟知韫眉眼高兴地上翘,低声说了句谢谢。
热情的英格兰小伙从不吝啬自己的赞美,他想了会,用蹩脚的中文磕磕巴巴地说:“精果…精城,鼻月羞花。”
孟知韫面露疑惑,罗曦则是被他的话逗笑,笑得前仰后合。
发现自己的中文被嘲笑后,他连忙放下手中的酒杯,转身去了后面的小房间里。
孟知韫以为他是羞愧逃走,自己倒有点不好意思了,她的英文水平在外国人眼里说不定也是这么蹩脚。
没过几秒,英格兰小伙从小房间里拉出另一位男性。
原来他是去搬救星了,孟知韫心头的愧疚顿时消失。
她看向那位救星,亚洲人?
还是中国人?
在他没有开口之前,无法分辨。
只知道他很帅气,完全长在孟知韫的审美上,鼻梁高挺,眉眼深邃。在听完英格兰小伙一番叽里呱啦的解释后,他先是轻笑了声。
随即看向孟知韫,望着她的眼睛说。
“倾国倾城,闭月羞花。”
他的声音十分悦耳,配上酒馆里歌手的低声吟唱,孟知韫大脑一片空白,面颊悄悄绯红。
“Get it?”他侧过头又问英格兰小伙。
英格兰小伙张着嘴试图说出来,试了几次又卡壳。罗曦实在受不了了,无奈打断他的中文学习进程。
伸手点了两杯果酒,她是这里的常客。
“听说他也是港城人。”罗曦凑到孟知韫耳边轻声说。
孟知韫的视线就没从他身上离开过,直到他重新回到后面的小房间中。
“别看啦。”罗曦伸手在她眼前挥了挥,“你在这看他没用,他只是在这兼职打工。因为他还在读高中,就在洛斯威德路。”
罗曦指了个方向,孟知韫并不认路,但她知道,她或许可以去这所学校。
回家后孟知韫向罗奉叔叔提起那所学校,她并不知道学校的具体名字,只知道在洛斯威德路,好在这条路上只有那一所私立高中。
不过那并不是天主教会学校。
“你确定吗?”罗奉叔叔问她。
孟知韫乖巧地坐在沙发上,稚气未脱的小脸扬起笑意。
“我并不信仰天主,那是我父母的信仰。”
中式教育中,父母将自己的喜好套在儿女身上是件再常见不过的事。
罗奉叔叔点了点头,没几天就为她办好入学手续。
学校不算大,进学校那天,孟知韫入乡随俗穿着英格兰风格的羊角扣外套,下巴缩在棕色格子围巾中。
爱丁堡已经是深秋,阴天时格外寒冷。
校长是位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长相有点相似的中年男人,他热情询问孟知韫的学习情况。
罗奉叔叔担心她跟不上这边的学习进度,问她要不要从IGCSE重新读起,孟知韫沉默不语,嘴巴也缩进了围巾里面。
校长听后笑着摇头,“不不不,她应该不需要。”
初次见面的校长如此笃定,孟知韫这个差劲学生头回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认可。
罗奉叔叔则以为校长是对他们学校的教育水平有信心。
然后他们便又听校长说,“我们这里有位成绩很好的中国人,特别是数学成绩,他说这是中国人的天赋。”
校长谈起这位中国人时两眼放光,滔滔不绝列举这位中国学生的优点,说完又恐罗奉和孟知韫不信,于是拨打了内线电话。
几分钟后,一位身穿学生制服的中国男生敲响办公室的门。
孟知韫闻声回眸,视线随着他进门的动作移动。
路过她时,那人瞥了她一眼。
清冷如冬季的湖泊,悠远又静谧。
刹那间,孟知韫心头无比确定,她想在他的湖面上泛起涟漪。
是的,她想。
校长从办公椅上站起来介绍,“这就是我说的那位中国学生。”
“他叫,周正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