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用抽水泵将灌进地下通道中的湖水抽出来排到北边的天水支流。 由于大量裂爪蟹和军舰虾等水生节肢动物在这一带筑巢,施工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目前100号避难所的发掘工作,在黎明城的工作日志上排在次重要位置,仅次于一系列的工业区扩建计划。 相信等这座避难所重见天日的那一刻,埋藏在里面的一切宝藏和秘密都会随之重见天日。 楚光对此寄予了厚望。 要是能挖出几个老冰棍就更好了。 掌握战前技术的各行业专家,对于现阶段的联盟而言远比一两台黑箱重要得多...... 相比起日新月异的曙光城和黎明城,位于联盟西境的落叶城虽然存在感低了 不少,但发展潜力同样不容小觑。 作为落霞行省与河谷行省南部的贸易枢纽,那儿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就是火车站和物流仓库。 通过蜂鸟无人机从空中向下俯瞰,整座城市几乎一半以上的建筑和厂房都与之相关。 虽然这儿时常能看到一些从西边迁徙过来的废土客,但大多数人都不会在这儿久留,往往将这里当做前往曙光城或者黎明城定居的跳板。 开拓城倒是没有什么特别漂亮的成果,目前暂时拿得出手的便是人口增长率。 毕竟隔一段时间,在大荒漠中活跃的玩家们就能逮着一批从婆罗行省向大荒漠贩卖奴隶的捕奴队,或者找到某个藏在废墟中的变种人部落,然后开拓城的人口便会长一截。 这给规模袖珍的开拓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不仅仅是因为动辄翻一番的人口增长率,更是因为那儿有着全联盟最极端的性别比例。 就像养鸡场的公鸡远少于母鸡一样,大多数像黑石部落那种的变种人部落通常只会留几只肉最多的男幸存者在牧场里配种,其余的基本留不了几天便会丢进锅里炖了。 而和那些变种人部落做买卖的奴隶贩子,大多也不会把「不值钱」的***卖到这儿。 根据特蕾莎城主的报告,荆棘兵团与玩家们解救的幸存者大多来自大荒漠南边的婆罗半岛。 那里似乎正在发生严重的人祸。 不过那里实在是太远了,从联盟去那里最近的一条路,需要先到驼峰王国的银月湾乘船再继续南下。 或者从开拓城出发,横穿人联时代的「东部工业区」和「南部工业区」。 因此,虽然同情那儿人们正在遭受的苦难,但特蕾莎城主并没有在报告中提出不切实际的请求。 她们此刻能做的仅仅是打击开拓城附近的变种人部落和奴隶贩子,发掘被沙漠掩埋的遗迹,以此壮大自己的力量. 目前开拓城的人口已经接近三千,比起最初的三百余幸存者已经翻了好几番。 即便当地条件仍然艰苦。 但不管怎样,她们的生活比起之前都好的太多。 定期从东边飘来的货运飞艇和时不时从比斯特镇过来的商队,也会时不时地为这座在苦难中成长聚居地带来一些新的希望。 从曙光城到开拓城,联盟的四个亲生孩子都已经从最初的蹒跚学步逐渐地学会了奔跑。 而曾经属于战建委、如今处在联盟管辖之下的巨石城,也从之前的跌倒中爬了起来。 不过相比起联盟其他日新月异扩大着的聚居地,发生在这儿的肉眼可见的变化倒称不上惊人。 这座聚居地还是那么大还是那么的拥挤和吵闹。 它所发生的改变,更多在一些外人几乎看不见,只有自己人才能体会到的地方。 比如漏风的屋子不再漏风了,没人管的事情终于有人管了,货架上的商品更丰富了,逛街的人变多了,治安更好了等等。 当地的幸存者通过不惜流血的抗争,最终让他们的生活成为了它本该属于的样子,让生产罐头的人吃上了自己生产的罐头,仅此而已。 只不过这一句「仅此而已」,对于废土上绝大多数聚居地来说都是稀少且弥足珍贵的。 虽然这段时间楚光一直都在前线,但对于联盟各地正在发生的事情却一点儿也不陌生。 联盟大多数行政工作都是在电子终端上进行。 从后勤物流的管理到聚居地建筑的规划,数字化的管理几乎覆盖了联盟幸存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虽然达不到繁荣纪元时期连一只水龙头都并入全球物联的程度,但在废土上毫无疑问能 算得上是先进了。 因此即便楚光时常会离开联盟的政治中心,但对于联盟各地区情况的掌握却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只要他能和避难所的服务器联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