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好不久的卡车。 这是地精科技的最新作品。 由于下订单的金主是尊敬的管理者大人,这辆卡车也很难得地获得了一个稍微正常点的名字——“电骡”。 顾名思义,这是辆纯电动的卡车。从外观上来看,基本上是仿照军团的轻型卡车,只不过增大了货箱长度,并且将锅驼机换成了电池和马达。 整车结构上采用了钢制驾驶室和木制车身的常规布局,全重量高达4.3吨,有着4个轮子和近5米长的车身,发动机输出功率最大能达到80马力,额定最大载重量1.8吨,事实上超载到3吨也问题不大! 除了0排量,续航优良,噪音小的优势之外,该车的越野性能极佳,高底盘的设计能够很好的适应崎岖地形。 不止如此,车头上预留的连接部件,还可以用来焊接防弹版和机枪。 货箱两侧的木板也设计成了可像外侧展开的结构,能够很轻松地将4联装高炮装在卡车上。 只要有需要,这辆中型运输卡随时可以变成武装卡! 除了外观霸气,用途广泛之外,这卡车的技术含量同样也不低。 储能部件为102块 KV-1同款固态氢电池串联电池组,总重量高达102公斤,安装在卡车后箱位置,方便拆卸更换。 而这也是李斯特工厂自从投产之后,从避难所这里拿到的第一笔订单! 和燃油卡车不同,纯电动卡车的结构会相对简单,核心技术基本都集中在储能这一块,动力部件上反而没太大的技术难点。 因此除了电池之外,包括马达在内的其他部件,基本都是由工业区大大小小的作坊、工厂“自主研发”完成。 要说这辆卡车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能源不方便获取了。 和烧木材的锅驼机不同,该卡车使用的“102号电池组”造价不菲,仅一套的生产成本就高达12000银币。 不止如此,避难所外的电力主要靠火力发电,归根结底还是烧木头。在能源结构得到改善之前,凭空多了一道能源的转化流程,电动卡车消耗的木柴反而会更多。 不过,考虑到隧道内的通风环境,这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毕竟总不可能把烧柴的卡车搬到地下。 如果真那么做了,只怕跑不了多久,大家都得一氧化碳中毒了。 “这台卡车得多少钱啊?” 将培养舱放下的白银之剑,抬起胳膊抹了把头上的汗,望着不远处的卡车忍不住感慨了一句。 站在一旁的白银之爹,贱贱地笑着说。 “不知道,但我只知道你肯定买不起。” 白银之剑:“淦,我买这玩意儿干啥?我就好奇问一句不行啊。” 白银之手:“我更想知道这些培养舱送去哪。” 白银之剑思忖了片刻说道:“八成是117号避难所!” “117号避难所?”白银之手一脸惊讶,“送去那儿干啥?” 白银之爹:“你傻啊!除了B层那100来个房间,404号避难所还有位置吗?运营商要是不开新服,就只能把新玩家的复活点挪腾到其他避难所了!” 白银之手:“卧槽,那我们岂不是404号避难所的最后一批玩家?” 白银之剑:“未必,万一再开了第4层,又是600个好兄弟……不过这游戏也太真实了,复活点还得靠老玩家运过去。” 白银之爹叹了口气:“确实,真特么真实……老子又当玩家,又当爹的,玩别的游戏从来没这么操心。” 这句话刚说出口就挨了两个白眼。 一想到ID的事情就来气,俩人决定一小时不理这坑逼。 …… 400台培养舱已经全部陈列在隧道中。 “电骡”中型运输卡会以每趟50台的速度,分8次将这些培养舱送到位于花园街地铁站下方的117号避难所。 经过玩家们持续不断努力,从404号避难所到117号避难所之间的隧道已经完全打通,沿途的变异生物和孵化室已经完全清除。 全长7公里的隧道,如果步行的话需要一个小时,但如果是乘坐铁马60,按照平均30码的时速,也就十几分钟的事情。 新玩家将以位于花园街地铁站下方的117号避难所为复活点。 那儿有可控聚变反应堆,无线供电设施可以为培养舱供电。 117号避难所里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地下通道可以与404号避难所相连,交通出行非常的方便。 除此之外,前哨基地和长久农庄的存档点已经列装200台休眠仓,以及可供平躺的公共旅馆,可